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介绍:升级历程、师资力量与培养目标

频道:‌冲压模具 日期: 浏览:6

专业简介: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学科于2024年设立,是在原有模具设计与制造学科基础上发展而来。该前驱学科成立于2002年,曾于2006年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国家级高职示范校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同年亦获评辽宁省重点示范学科,到2018年成为辽宁省双高建设学科集群成员,并于2021年入选兴辽卓越学科集群。教师团队由八名专业人员构成,职位方面包含高级工程师一名,副教授四人,讲师两人;学历层次上,有博士三人,硕士研究生四人;双师型教师占比完全达到百分之百;荣誉方面,有一位教师获得过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有一位是全国技术方面的杰出人才,有一位是中国模具协会表彰的青年优秀教育工作者。该团队多年持续被评为学校层面的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培养目标:

该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够满足当代制造业发展要求的人才,要求学生精通数字化设计、制造及相关领域的关键理论与操作方法,同时具备开拓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毕业后可在相关产业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制造、技术革新、生产运营等岗位,成为具备优秀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擅长运用计算机辅助进行设计跟制造,能借助专业软件完成数字化产品的设计跟数控加工的编程,达成产品的数字化加工目的。熟悉增材制造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应用情况,清楚各类3D打印设备的操作跟维护方法,能够依据产品特性挑选适宜的增材制造工艺,并执行产品设计与制造工作。了解数字化工厂的运作方式,涵盖生产任务安排、物料调配、品质检验等步骤,学会运用制造运营平台等信息化管理手段。

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方法,金属材质和热加工工艺,公差等级与测量手段,机械构造基础理论,模具数控切削工艺,冲压模具构造与制作,塑料模具构造与制作,模具加工工艺流程,汽车外壳模具构造与制作,UG立体模具设计,UG自动化编程方法,CAE模具成型效果评估,逆向构造技术与三维打印技术。这两门课是省级精品课,分别是《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和《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另外,《机械设计基础》是省级在线精品课程。

主要实训基地:

该专业配备的实践装置涵盖了智能制造生产线一条,配备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十台,数控车床十台,五轴加工中心三台,数控龙门铣一台,线切割电火花装置六套,传统机床十六台,钳工操作平台六十个工位,冲压设备五台,冲压与注射模具三十套,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十组,工业结构光三维扫描设备六台,以及3D桌面打印机九台。工业机器人装配实践场所、工业机器人常见用途实践场所、智能制造实践场所。

就业方向:

该群体主要服务于机械加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等相关领域的企业,具体工作内容包括进行产品数字化建模、数控程序编制、增材工艺实施、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以及生产流程的管控等任务。

合作企业:

沈阳飞机制造公司、辽沈工业公司、沈阳金杯模具公司、沈阳华晨宝马公司、沈阳机床公司、沈阳斯沃公司、富士康公司、上海大众沈阳捷众汽车零部件厂、沈阳巨子模具公司、沈阳世纪华通汽车零部件公司、上海申驰公司沈阳分部、宁波方正模具沈阳分部等三十多家公司。

专业主任简介:

牛卉原:1978年2月生,东北大学毕业

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

职称:讲师

主要授课:模具CAD/CAM、UG自动编程、UG塑模设计

专业擅长:模具CAD/CAM

教学团队

吕野楠:1979年3生,东北大学

专业:材料材料加工工程

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

职称:副教授

核心教学内容包括,塑料模具的设计与制作,压铸模具的应用,模具材料特性及热处理工艺,液压与气动系统的技术原理

重要成果包括:撰写科研与教学论文十余篇,其中一篇被SCI收录,八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获得授权专利三项;担任一部教材的主编,两部教材的副主编,以及四部教材的参编。

承担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独立负责并完成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十项,合作完成省级科研及教学项目四项,在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主导开发一门精品核心课程,参与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的构建工作,荣获辽宁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竞赛二等奖,被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授予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专业擅长:铝合金凝固技术,模具及机械设计。

高显宏:1965年8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业:机械设计与自动化

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

职称:教授/高级工程师

核心讲授内容有,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知识,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要点,以及数控加工工艺和刀具使用方法

主要研究成果:主编教材3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部

专业擅长:机械设计和机械加工工艺

担任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兼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委会成员,同时也是国家1+X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特邀顾问。

王雁彬:1964年10月生,大连理工大学毕业。

专业:机械设计与自动化

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

职称: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课程设计_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_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升级

核心教学内容包括模具制作入门知识,模具加工流程,重型车身件冲压方法,以及液压传动与气动控制原理

主要研究成果: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多部。

专业擅长: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技术。

孙翀翔:1982年04月19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毕业。

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学历学位:本科。

职称:讲师/工程师

主要授课:数控编程、数控实训、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这位人士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是国家级技术能手,担任模具专业教师,同时具备工程师、加工中心高级技师、数控铣技师、电脑制图员技师等多重技术资格,曾获得辽宁省技术能手称号,并荣获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沈阳市技术大王、沈阳市技术标兵、沈阳市技术能手等荣誉,在航空制造领域有十多年工作经验,其中六年担任企业技术专家,在数控技术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企业技术突破和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

丁韧:1979年12月生,广西大学毕业。

专业:材料物理化学

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

职称:副教授

主要授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模具材料及热处理

专业擅长:金属制造工艺、模具制造技术

重要收获:在辽宁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在辽宁省教育软件评比中赢得二等奖,在校内教学成果评选中荣获二等奖,成功打造了一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负责了辽宁省教育厅的一项科研课题,主持了四项校级科研课题,并参与了多项其他研究工作。

撰写学术文章十余篇,获得专利三项,主持编写教材四册,参与编写教材若干。

魏祥武:1963年11月生,吉林工业大学毕业。

专业:汽车运用工程

学历学位:工程硕士

职称:教授/高级工程师

核心教学内容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基础、CAD基础、汽车构造、汽车底盘、内燃机原理等课程。

专业擅长:机械设计

重要收获包括获得省级教学荣誉三等奖一项,打造一门省级优质课程,以及赢得校级教学成就最高奖项两项。个人还参与了两个省级教学研究项目,负责两项校级科研任务,并且参与了其他多个研究工作。

发表教科研论文:论文12篇、主编和参编教材十余部。

热焱:1977年12月生,沈阳工业大学毕业。

专业:材料加工工程

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

职称:讲师

主要授课: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

主持省级教研课题1项,参与校级、市级、厅级科研课题多项。

发表教科研论文9篇,EI检索3篇;授权专利1项

王梅:1971年9月,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毕业

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

学位:硕士学位

职称:副教授/工程师

主要授课:机械制图与CAD

测绘实习

专业擅长:机械设计、机械制图、CAD

主要成果:编写机械制图课程大纲、教程及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