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名称: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
1111
姓 名:
111
学 号:
111
指导教师:
111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即采用刚性装置取出 工件。
.送料形式
零件生产批量大,此时合理去安排生产,当采用手工送料方式时能够达到批量要求,且还能够降低模具成本,所以采用手工送料方式,采用的是横向送料方式,也就是从左向右进行送料。
定位零件:
之所以该模具采用这样的方式,是因为控制条料的卷进方向时采用导料销,而在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方面又采用挡料销来定步距。
模架类型及精度
,模架
那导柱呈现对称分布状态,受力情形达到平衡,滑动过程具备平稳性,能够承受级进模高速冲压的次数。
,则受力平衡,滑动平稳,可纵向或横向送料;
,可三方送料,操作者视线不被阻挡,结 构比较紧凑。
总结上述情况,将本冲孔、落料复合模的特点相结合,除此之外还对送料与操作的方便性加以考虑,模架采用后侧式导柱的模架形式,通过导柱导套进行导向,最终选用方案3。
精度
因为零件材料的厚度处于一般的状况,其尺寸属于中等的范畴,又因为零件的精度并无很高的要求,只是冲裁间较小,所以就采用I级模架的精度。
第五章冲压工艺计算:
排样
排样方案分析
方案一,存在有废料排样的情况,是沿着冲件的外形进行冲裁操作,在冲件的周边位置都留存有搭边,冲件的尺寸完全是依靠冲模来予以保证的,所以冲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高的模具寿命,然而其材料利用率却是比较低的。
方案二:存在少废料排样的情况,由于受到剪切条料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定位误差的影响,导致冲件质量差,并且模具的寿命相比于方案一要低,不过其材料利用率稍微高一些,而且冲模结构简单 。
方案三,存在一种排样,为无废料排样,在这种排样情况下,冲件的质量相较于另外某些情况更低一些,同时,冲件的模具寿命相较于另外某些情况也更低一些,不过,此排样的材料利用率却是最高的。
对上述三种方案予以分析比较,将模具寿命以及冲件质量进行综合考量,此冲件的排样方式选取方案一更为适宜,考虑模具结构以及制造成本,针对有废料排样的具体形式,选择直排是最佳的 。
计算条料宽度
按照零件形状,查阅《冲压模具设计手册》,工件相互之间搭边值为a=,工件跟侧边之间搭边值是ai=,条料是经由板料裁剪下料而获得的,为促使送料顺利进行,规定其上面的偏差是零,下面的偏差为负值一 ,
矶=(%成+2乂0 + ): 公式(5-1)
式中:
Dmax一条料宽度方向冲裁件的最大尺寸;
ai 冲裁件之间的搭边值;=1. 8mm。
—板料剪裁下的偏差;(其值查表5)可得=(). 30mm。
B°a=125+ +
= 129°
【罚_0 30
因条料之宽度是129乘以30 的数值,故而条料宽度处于125毫米至129毫米的范围之内 。
确定布距:
条料于模具之上每次送进之时的距离,被称作送料步距,在每个步距能够冲制一个或者多个零件。进距跟排样方式存在关联,它是用以确定挡料销位置的依据。条料宽度的确定情况和模具的结构体相关。
确定进距的原则是,最小条料宽度需保证冲裁时工件周边存在足够的搭边值,最大条料宽度要在冲裁时能够顺利地在导料板之间送进条料,且具备一定的间隙。
送料步距 S = ++
(mm)
排样图
5.
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
n = A/BSX 100%
式中 A——个步距内冲裁件的实际面积;
B一条料宽度;
S—步距;
n等于A除以BS,其值为,62点52减去19的平方的差,除以,129乘以126点5的积,结果等于68点25%
冲压力计算
用平刃冲裁时,其冲裁力F一般按下式计算:
F=KLt t b (公式 5-3)
式中 F一冲裁力;
L—冲裁内周边长度之和;
t一材料厚度;
Tb—材料抗剪强度;
考虑到实际生产当中,模具间隙值存在波动以及不均匀的情况,还有刃口磨损表现、板料力学性能呈现以及厚度波动现象等这些原因所产生的影响,从而给出的修正系数则是某系数,此系数一般取值为K 的K一系数 , 。
K = 查表取 t b=25OMpa
F=KLt t b
=**(2*+38)*250*2=
、推料力的计算
n〜梗塞在凹模内的制件或废料数量(n=h/t=l);
h〜直刃口部分的高(mm);
t〜材料厚度(mm)
(KX、KT为卸料力、推件力系数,其值查表可得)
KX=; KT=
卸料力 FX=KXF =*=
推料力 FT=nKTF =1 X X =
所以总冲压力 FZ=F+FX+FT=++
根据冲压力计算结果拟选压力机规格为:
应选取的压力机公称压力:25t.
因此可初选压力机型号为J23-25。
压力中心的计算
模具压力中心,是指冲压时,诸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位置。为了确保压力机正常工作,应,为了确保模具正常工作,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