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学院编(2017年)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2版),该书由贾俐俐担任主编,出版社为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年份为2016年8月。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这门课程是本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控加工及模具设计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核心科目。它的核心目标在于让学生认识冲压工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学会规划冲压工艺流程和设计模具的具体规范,熟悉常见冲压模具的构造,并且能够胜任中等难度冲压零件的工艺制定和模具开发工作。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这门学科涵盖了冲压加工与模具构造、弯曲加工与模具构造、拉延加工与模具构造、其他成型加工与模具构造以及多工位连续模构造等主题。修完这门课后,学员应当能够掌握以下基础能力:
熟悉冲压的基础知识,掌握各类冲压流程的成型特性,能够分析冲压工艺,进行工艺计算,可以制定冲压作业指导文件。
熟悉冲压模结构,理解设计规范,能够利用相关手册和文献完成常规冲压模具的规划工作。
具备诊断和处理金属板料成形制造领域难题的才能,同时掌握开展板料成形制造新方法新技巧的技能,并且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在金属板料成形制造过程中发挥作用。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需要学习者已经掌握了塑性加工的基础性学问,同时还要拥有机械构造与生产制造方面的认知,为此,这门学科对先行课程有着明确要求,涵盖了机械绘图、工程力学、金属材料塑性变形规律、机械构造基础、机械生产基础以及热处理方法等,通过充分学好这些预备课程,能够为后续深入理解本学科的核心理论和关键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 冲压工艺概述
(一)课程内容
本章概述了冲压工艺的特性、用途、冲压流程的划分、材料变形的力学原理、冲压技术的当前状况、冲压设备、冲压材料以及相关规范等。
(二)学习要求
熟悉冲压工艺的特性、用途及其发展方向;掌握冲压工艺的普遍划分方式及主要冲压流程;理解常用可塑性变形的基础知识,领会可塑性变形的力学原理,熟悉可塑性变形的基本法则;认识冲压使用的主要机器设备;认识常见的冲压基础材料,明白冲压材料能够成形的性能;认识常用的冲压规范标准。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冲压特点及其应用;塑性变形的力学基础。
熟练了解各种冲压流程的归类方式;熟知各类冲压流程的具体形式;理解不同冲压材质的成型能力;掌握塑性变形的基础知识及其核心法则。
第2章 冲裁工艺与模具设计
(一)课程内容
本章着重阐述了冲切过程中的形变规律,详细说明了冲切方案的确立途径,剖析了冲切工具的常见构造,并讲解了冲切工具的制定途径。
(二)学习要求
熟悉冲压过程中的形变规律,了解冲压零件的缺陷类型及治理手段,学习冲压技术和冲压模具的规划方案。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冲裁变形过程。
熟悉 冲裁件品质的决定性因素及其作用特点,了解 冲裁模间隙在冲裁环节中的作用以及怎样找到适宜的间隙数值,懂得 排样方案的制定技巧,掌握 冲裁所需作用力的估算方式以及怎样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操作。
必须熟练掌握:凸模凹模切割边界的尺寸确定依据和具体步骤;加工流程的规划技巧;模具的根本种类以及常见构造;模具核心部件的设计要点和标准配件的挑选。
第3章 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
(一)课程内容
本章着重阐述了弯曲过程中发生的形态变化,分析了弯曲制品常见的缺陷现象,详细说明了弯曲工艺的规划与量化手段,介绍了典型弯曲模具的构造组成及设计流程。
(二)学习要求
熟悉弯曲过程中的形变规律,了解弯曲制品常见的缺陷及应对方法,精通弯曲工艺的计算与设计技巧,熟悉弯曲模具的设计流程。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弯曲变形过程。
熟练了解弯曲时的形变规律,注意成形环节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状况以及形成原因,明确弯曲过程中中性面的定义,并学会计算所需毛坯的尺寸,关注最小允许的弯曲半径,掌握选择合适弯曲设备的标准。
必须熟练掌握:弯曲工艺的制定方式;弯曲模具的常见构造以及弯曲模具的制定方式。
第4章 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
(一)课程内容
本章着重阐述了拉深过程的物理特性,分析了拉深制品常见的缺陷,说明了拉深方案制定的具体步骤,介绍了拉深用模具的常规构造及其设计要点。
(二)学习要求
熟悉拉延技术的形变规律,明确常见缺陷类型及应对手段,理解形变计算与方案制定流程,明确模具构造技巧。认识曲面构造零件的形变特性及成型策略。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拉深变形过程;带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工艺设计要点。
熟练了解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形变特性,明确成形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成因,理解极限成形能力的界定标准,并熟悉相关的工艺参数计算与方案制定流程。
必须熟练掌握:直壁旋转体零件拉深工艺的制定与相关计算;拉深模具常见构造及设计要点。
第5章 多工位级进冲压工艺与级进模设计
(一)课程内容
本章着重阐述了多工位连续冲压的布局规划方案,详细解析了模具的整体构造以及各个零件的具体设计要求。
(二)学习要求
能够熟练运用排版技术,可以理解连续模的常见构造,清楚连续模各部件的普遍形态以及设计技巧。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排样设计内容。
2.掌握:排样设计方法;多工位级进冲压模具设计方法。
第6章 其他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一)课程内容
本章着重阐述了弯曲、缩口、胀形、覆盖件成型等冲压工艺的变形规律、工艺方案制定以及模具常见构造。
(二)学习要求
理解所有各类压制成形流程的基本定义,了解其物理变化特性,以及实际运用场合;清楚认知翻边模架的标准构造。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各种冲压成形工艺的变形特点。
2.掌握:各种冲压成形工艺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必须熟练理解:翻边、缩口、胀形各自的变形规律,掌握工艺方案中的关键环节,熟悉模具的标准构造。
第7章 冷挤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本章不做考试内容)
第8章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法与设计实例
(一)课程内容
本章着重阐述冲压工艺的规划要点与实施途径,详细说明冲压模具的构造流程与设计技巧,明确指出冲压模具材质的选择标准与热处理工艺,具体规定冲压模具图纸的绘制规范。
(二)学习要求
精通压制技术及模具的构思方式,通晓模具惯用材质与回火硬性标准,明白图纸的制图规范。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内容。
熟练了解加工制造技术及模具规划方法,精通图纸绘制技巧,熟悉高温处理工艺规范。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考核标准里包含了“理解”、“精通”、“精通熟练”这三个水平的目标,具体指明:
理解:需要应试者能够记住指定的相关知识要点,并能够领会和理解这些知识点的深层含义和适用范围,清楚其核心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相互关系,同时能够按照考核的不同需求,给出恰当的解释、说明和论述。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准确理解并牢记相关内容的运作机制,以及具体实施的操作流程。
必须熟练掌握的考核科目里,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概念,需要考生重点把握。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2版),贾俐俐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8月。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这门学科性质复杂,知识体系庞杂,学习任务繁重,考核标准严格,参与者自我钻研时务必留意以下事项:学习进度要合理规划,重点难点要反复琢磨,理论实践要紧密结合,遇到疑问要及时求教,复习总结要系统全面。
在学习之前,需要认真通读教学计划的前半部分,明确该课程的性质归属,掌握其核心目标,清楚其具体规范,知晓它与其他学科间的关联,以便后续学习能始终依照教学计划设定的规范来展开。
学习某章节教材前,务必先仔细查看对应部分的大纲内容,包括考核要点、学习指引和评价标准,留意各项知识点的能力需求,这样在研读教材时就能更有针对性。
学习课本内容,务必依照指导纲领,逐段深入研读,逐句反复琢磨,全神贯注,务必透彻领悟各项要点。对于核心概念,必须透彻领会,基础法则必须扎实把握,研读过程中碰见零星疑难点,若不阻碍后续学习,可以暂时保留。
每读完教材的一个章节,都要仔细做里面的练习题和讨论题,这样能很好地帮助学习者弄懂、吸收并记住学过的东西,还能提升分析及处理问题的本领。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必须清楚每项知识点的标准程度,同时透彻明白各项考核的目标。
在为考生提供指导时,必须以既定的课本为根基,以考试规范为准绳,不能随意增减材料,以免与考试规范相违背。
教学过程中需向应试者提供学习方法建议,鼓励应试者采取如下学习态度:仔细研读课本,深入探究课本内容,积极提出疑问,凭借个人力量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根本,强调关键,需引导考生构建出学科知识的宏观认知,对于考生咨询的事项,应以启发式教育为主。
重视对考生能力的提升,尤其要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需指导考生逐步掌握独立探究的方法,在自我钻研中要能够敏锐地发现疑问,深入地剖析症结,果断地形成见解,有效地攻克难题。
要让应试者明白试题的难易程度和能力层级并不等同,各个能力层级里都有不同难度的题目存在。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本大纲各章节所述的检测标准里,每项具体内容都是测试的范畴,考题会涉及全部章节,并且会着重强调某些关键部分,增加核心知识点的考察频次。
这份考卷里,针对各种水平能力设计的题目,它们的数量大致是这样分配的:理解水平的占两成,应用水平的占四成,精通水平的也占四成。
考试题目难度要恰当,可以分成四个等级:简单、比较简单、比较困难、困难,这四个等级在每份试卷中的分布比例大约是两成、三成、三成、两成。
这份课程考核的试卷或许会包含以下几种题目形式:单选题,填空题,对错改题,论述题,算术题,图示题等(参考附录中的题型范例)。
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形式,持续150分钟。分数以百分制计算,达到60分即为及格。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成型过程中,重点区域位于弧形部分,该区域变形特征表现为外部周向受力较大,同时内部受到挤压,整体呈现拉压并存的状态,这种受力方式使得材料产生显著塑性变形,从而形成所需的弯曲形状
A.拉应变 B.压应变
C.不变形 D.剪应变
二、填空题
推出装置,需要沿着冲压方向,将卡在凹模孔内的料或工件移开,这个装置是冲裁模中的。
三、简答题
说明拉深过程中主要变形区域发生起皱的基本原因,以及制造环节通常采取的防止褶皱的方法。
四、计算题
落料件需用20钢制作,厚度为1毫米,该材料抗剪极限值为300MPa,试求所需冲裁力。
五、识图题
识别图形中的模组种类,说明其运作机制,并标明各个模组构件的名称。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
如对"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事项不清楚,还有其他疑问,请马上联系导师:15755063059,也可找线上顾问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