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冲压事故的分类
当前,冲压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状况,由于机器设备越来越精密,制造量越来越庞大,可以依据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归类:
① 在凸模和凹模之间(作业点)发生的;
② 由冲床的飞轮或送料装置造成的;
③ 在材料和设备的保管运输时发生的。
第①种情形属于大家常提及的挤压事件,此类事件的发生频率很高,第②种和第③种情形通常借助周到的设备规划、保养以及生产区域调控能够防止,因此接下来的探讨将重点分析第①种情形。
二、冲压事故的分布规律:
根据外国相关文献记载,冲压设备引发的事故率是普通机械行业的三倍之多。冲压作坊里,每年有百分之二十的员工会受伤,通常需要休息十二天左右,其中手部受伤的比例达到百分之五十,眼部受伤占百分之二十,脚部受伤为百分之八。
事故发生时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类:
1)取送制件时引起的占31.5%;
2)发生在设备操作中改正或扶持材料的占25.6%:
3)模具安装调整中的占20.4%;
4)材料运输中的占13.9%;
5)安全装置不完备的占4.0%;
6)模具不好用的占2.0%;
7)起动踏板故障引起的占0.6%;
8)其它占0.6%
其中手工送料占91%使用手持工具占6%自动化送料3%.
三、冲压操作易发生伤人事故的原因分析
冲床常导致人员受伤,这主要是因为其生产方式具有流程简明、节奏迅速的特点,滑块每完成一次往复就能实现一个流程或一个部件的加工,一台设备在一个工作时段内能够制造数千乃至数万个流程或部件,这就引出了以下疑问:
如今,许多公司依然依靠人工完成包裹交接、物品提取以及废弃物清理等任务。工作人员必须持续不断地执行“包裹交接→启动压制→物品提取→废弃物清理→包裹交接→……”这一系列流程,这些流程的衔接必须精准无误,一旦出现偏差,可能导致机器损坏或人员受伤。
依照人体构造学及行为学、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当个体持续在噪音很大的场所执行快速且单调的重复性任务时,非常容易遭遇身体疲惫、精神不集中、动作缓慢的情况,进而造成无法专注、行为失准。倘若出现失误,灾难可能立刻降临。冲压车间内的震动和声响,以及工作指令和不同工种的干扰,都严重妨碍了冲压工人的安全操作。根据相关数据,多数冲压环节中的伤害事件,都集中在连续工作数小时或每周一、精神不集中的时段发生。
对于16吨以下的小型冲床而言,它的运行速率远远快于人脑的应对速率,是导致意外频发的又一症结所在。即便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情形下,人想要将手移动几厘米,也至少需要0.3到0.4秒的时间,而这一时间间隔已经超过了冲床滑块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所耗费的时间。也就是说,就算头脑清楚,如果手在模具里察觉到滑块误动,也无法及时把手移出危险地带。
也就是说,冲压设备,特别是小型设备,其作业特点已经超越了人体机能所能承受的范围。由这种操作方式导致的意外伤害,在所有冲压类事故中大约占五成到六成。
根据冲床运作特点与人机功效学依据,有人推算出,若管理得当,冲压作业中导致人员伤亡的机率大约为每千万次中2.73次,换言之,若每小时进行500次冲压,每天实际操作6小时,每年工作250天,则大约每三年会出现一次人员伤亡事件。我们车间的安全监管存在不足,并且实际的工作负担显著重于先前预估的数值,这便是该部门事故频发远超预期概率的根本缘由。
统计表明,百分之二十至二十五的人员意外伤害事件,发生在模具的装置、调试以及机床的检修和保养环节,多数情况出现在二十五吨到一百吨的设备上,而且大多是导致手部或手臂严重受伤的事故,甚至有造成死亡的情况。
四、冲床工伤赔偿案例
问:右手食指末节因机器冲压断掉,请问是几级工伤赔偿是多少.
律师答:至少10级。赔偿款在8-10万左右
工伤相关的补偿项目涵盖:首先是医疗开销,其次是住院期间的伙食补贴,再者是护理支持的费用,还有伤残者可领取的补偿金,其数额依据伤残级别与法定的月数计算,具体为劳动者正常月收入乘以相应的月份数,不同的伤残等级对应不同的月份数;接着是医疗方面的额外补助,其金额基于重庆市职工的平均月收入标准,并结合法定的月数确定,同样,不同的伤残等级对应不同的月份数;另外,还包括因伤残导致的职业补助或伤残津贴;停工留薪期间,工资按治疗所需时间计算,具体为治疗时长乘以劳动者受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收入,不同伤情对应的治疗时间各异;还有后续治疗可能产生的费用;为辅助行动而配置的器具费用;以及相关的交通支出。
五、预防冲床人身事故的途径
从以上分析统计数据可看出,冲床事故的预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良好的企业管理能大量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2)小型冲床是安全化改造的重点
3)用自动机械手代替人工进行冲床作业是杜绝冲床工伤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