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老厂苏轴股份:从诞生多项第一到北交所上市,迈向新领域

频道:‌冲压模具 日期: 浏览:2

苏州这座江南水乡之中,坐落着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厂子”,该厂专注于滚针轴承这一细分领域。这里不仅见证了我国第一支滚针的诞生,还推出了第一套滚针轴承,制定了轴承行业的首个标准,并且注册了滚针轴承的“中华”商标。这家拥有六十多年历史的老厂,在经历整体改革后,在董事长张文华及管理团队的引领下,持续以管理革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客户和市场的调整,焕发出新的活力,并逐步转变为一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关键合作伙伴。

2021年,苏轴股份荣登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名单,此后,公司致力于“专精特新”的战略路径,不仅荣获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的称号,更成为北交所首条北证50指数的样本股,同时,它也被纳入了北交所融资融券的标的范围。苏轴股份历经发展,已从“老厂子”蜕变为行业中的“小巨人”,正积极向航天航空、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多个新兴应用领域进军,其目标是为全球市场打造“国际一流的滚针轴承品牌”。

专注细分赛道,对标世界一流

轴承是构成轴的关键部件,亦称“机械之枢纽”,其主要作用在于支撑旋转轴及其他运动部件,引导其转动或移动,同时还要承受来自轴或轴上其他部件传递的负荷。苏州轴股份公司起源于苏州轴承厂,该厂始建于1958年,当时厂址设于苏州老城区的仓米巷。

仓米巷如今已成为热门的旅游胜地。张文华站在新工厂的智能磨工车间自动化生产线前,不禁感慨万分。这位1991年大学毕业后加入工厂的员工回忆说,苏州轴承厂在上世纪曾辉煌一时。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该企业就成功研制出我国首支滚针和首套滚针轴承;70年代末,企业主导制定了我国首个轴承行业标准;而到了80年代,企业更是注册了“中华”这一知名商标。

张文华,这位与轴承结缘半生的专家,曾这样描述滚针轴承的独特之处:“它相较于其他轴承类型,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其紧凑的体积和巨大的承载能力。”在他看来,尽管苏轴股份身处一个相对狭窄的市场领域,也曾面临过诸多诱惑。

我们当时计划投身于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研发,鉴于它们在轴承领域占据核心地位。然而,无论是技术层面、生产工艺还是市场竞争力,我们均未占据优势。因此,我们果断地放弃了这一业务领域。张文华指出,当时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决策是正确的,若当时涉足其他轴承产品,分散了精力,技术上也难以达标,这无疑是以己之短,敌人之长。集中精力做滚针轴承,谁都无法与苏轴竞争。

苏轴股份专注于滚针轴承领域,对研发和生产环节投入了丰厚的资源。在其智能磨工车间,从原料的投入到成品的产出,整个流程均能借助智能化设备高效完成。得益于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该车间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实现了平均5倍的增长,即便仅占用约10%的工厂面积,也能产出近30%的产量。

苏州滚针轴承企业_苏轴股份北交所上市_冲压轴承外圈

张文华及其团队在深耕特定领域的同时,勇于与世界顶尖企业进行对比学习。在与德国舍弗勒的对比中,苏轴股份首先制定了高层次的规划,明确了19项关键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实现了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并充分发挥自身长处,与客户建立了更为开放和共享的合作关系。张文华表示,考虑到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愈发困难,苏轴股份在突破技术障碍的过程中,致力于构筑企业自身的防御体系,于是成立了非标自动化团队。该团队实现了设备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再到模块化集成的转变。目前,公司已研发并投产了国内首条冲压外圈半刚性球轴承装配生产线,在市场上形成了独有的竞争优势。该公司的滚针轴承产销量在轴承行业同类产品中位居前列,是国内滚针轴承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

苏轴股份在主营领域硕果累累之际,亦在资本领域迎来了丰硕的成果。2014年1月24日,公司顺利登陆新三板;2016年,荣幸地成为首批进入创新层的公司之一;到了2020年7月,更是跃升至新三板精选层;2021年11月15日,随着新三板精选层整体迁移至北交所,苏轴股份荣幸地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

苏轴股份的半年报揭示了2024年前六个月的业绩情况,其营业总收入达到了3.58亿元,同比增长了17.94%。净利润方面,达到了7400.65万元,同比增长了33.99%。张文华指出,公司近年的经营特点表现为利润增长速度超过了营收增长,这一现象主要归功于公司管理层对主营业务的重视,以及内部管理的加强和降本增效工作的落实。

拓展新能源车、航空航天和机器人等新领域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苏轴股份主动出击,积极把握市场先机,致力于研发新型产品。

张文华指出,众多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对轴承性能的期望集中在低噪音、长寿命以及高转速上,这对滚针轴承的生产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在过去的几年里,苏轴股份致力于研发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新型滚子滚针轴承,并将营业额的7%至9%用于每年的研发投入。目前,该公司已与国内外众多主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建立了配套合作关系。

公司正努力向汽车行业以外的下游应用领域进行多元化发展,诸如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均有可能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多年来,公司的滚针轴承系列产品已在工业机器人的关节部位得到广泛应用,而交叉滚子轴承作为精密减速器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技术门槛较高,国内具备量产能力的生产商为数不多。展望未来,公司有望通过这一产品进一步强化在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的市场布局。

苏轴股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张文华在谈及产品出口时透露,公司已赢得众多国际企业的信任,并在其供应链中扮演关键角色。2024年,公司的出口增长率实现了超过20%的增长。张文华强调,苏轴股份将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目前已在德国设立子公司,并计划未来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

张文华强调,苏轴股份历经多次变革,始终专注于滚针轴承领域,不断深耕细作,已成长为业界“小巨人”。面向未来,我们坚守初心,致力于以卓越的业绩为投资者提供稳定且持续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