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板为何成夺命陷阱?深圳一工地事故令人警醒

频道:‌冲压模具 日期: 浏览:2

脚手板,又称脚手片

它直接铺设在脚手架、操作架上

方便工人在其上方行走,转运材料等

可是

谁能想到就是这块小小的板

竟也能无情地吞噬生命

前不久,深圳发生

一起与生产安全事故

就与这块小小的板有关!

事故案例

3月22日,大约10点钟,在深圳市的一个建筑工地上,一名工人正在脚手架上进行作业,不幸的是,他失足坠入水中。虽然被迅速救起,但遗憾的是,经过紧急救治,他最终未能挽回生命。

事故现场图

事故现场图

直接原因分析:

泵站水池上方搭建了脚手架,其上铺设了木制脚手板。这些木脚手板并未按照规定进行搭建,且缺少了安全网的双层保护措施。当工人在通过脚手架平台时,不幸踩翻了木脚手板,从而跌入水池,引发了事故(具体原因分析以事故调查报告为准)。

好好的一块板

静静地躺在那里

怎么就成了“危险陷阱”?

其实,这样的事故并不少见

类似事故案例

案例一:

2020年10月23日上午10点左右,上海冠菱电梯有限公司在重庆科技园二期B1栋厂房内进行电梯安装工作时,不幸发生了一起高空坠落事故,导致1人不幸遇难,同时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60余万元。

资料图

直接原因分析:

电梯井道作业平台上的钢制脚手板两端未进行任何加固措施,工人吴某在未佩戴安全带的情况下冒险进入电梯井道,不幸踩塌了脚手板,从位于四楼的施工平台(高度达19.25米)坠落至井道底部。

案例二:

2019年5月24日,在下午1点左右,泰州市高港区内的正东装饰有限公司在永安花苑二期二标段进行雨棚玻璃安装作业时,不幸发生了一起高空坠落事故,导致1人不幸遇难,同时,这一事故还造成了122.8万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

资料图

直接原因分析:

正东公司负责的雨棚玻璃安装工程现场,施工人员仅以木方搭建脚手板,铺设不完整且未妥善固定,缺乏必要的脚手架和安全网等安全防护措施,同时,作业人员亦未佩戴安全带,导致在作业过程中不幸发生坠落事故。

------“脚手板”相关知识点------

一、什么是脚手板

脚手板,亦称脚手片,是用于脚手架和操作架上的铺设材料,它为工人提供了在上方行走、搬运材料和进行施工的便利,是一种临时性的周转建筑材料。

脚手板的制作材料包括钢材、木材、竹材、铝合金和塑料等,每块脚手板的重量应控制在30公斤以下。在建筑工地上,常见的脚手板类型有冲压钢制脚手板、木质脚手板以及竹制脚手板,后者又包括竹串片板和竹笆板。

二、脚手板的分类

1. 木脚手板:

木制脚手板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类型,其制作材料通常选用杉木或松木。

木脚手板的厚度不得低于50毫米,宽度应在200至250毫米之间,长度则为3至6米。在使用过程中,为避免脚手板端头受损,建议在距离两端各80毫米的位置,用10号铁丝进行两道紧箍处理,或者采用厚度介于0.4至0.6毫米的铁皮进行包箍。

木脚手板通常被应用于竹制或木质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以及承载能力较强的独立斜道,而在移动式脚手架、多种工具式脚手架以及门式脚手架的使用上则较为罕见。

其特点包括应用广泛、铺设简便、易于拆卸,且施工人员在使用过程中脚感舒适。然而,鉴于近期国家积极推广环保政策,原材料供应有所减少,导致其使用频率逐年下降。

2. 竹笆片脚手板

竹笆片脚手板在南方地区极为常见,这种脚手板通常由经过两年以上生长期的成熟毛竹或楠竹,纵向劈开至30毫米宽的竹片编织而成。

竹笆片脚手板的纵向筋条至少要有五条,每条筋条由两片竹笆片组成,横向筋条则交替排列。在四边端部,纵向和横向筋条的交叉点需用铁丝穿过并钻孔,以确保牢固。每张竹笆片脚手板沿其纵向需用铁丝扎入两条宽度为40毫米的双面夹筋,禁止使用圆钉进行固定。

该规格要求竹笆板的长度在1.5至2.5米之间,而宽度则介于0.8至1.2米。

在斜道板的使用中,竹笆片脚手板需将横筋调整为纵筋,以此作为防滑手段。这种脚手板通常被应用于竹制、木质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以及斜道的搭建。

其优点在于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安装与拆卸方便,然而不足之处则体现在支撑构件之间的距离较近、易于吸附建筑废弃物、结构强度不足以及使用频率不高。

3. 竹串片脚手板

脚手板事故案例_冲压行业安全事故案例_脚手板安全隐患

竹片规格要求为:在成年毛竹或楠竹生长期内劈制而成,其宽度不得小于50毫米;通过螺栓将多片竹片平行连接并拧紧固定,形成竹串片脚手板。该脚手板的长度在2.0至3.0米之间,宽度介于0.25至0.3米,且板厚不得少于50毫米。

竹串片脚手板适用于竹制、木质以及扣件式钢管搭建的脚手架,其特性与竹笆片脚手板相似,但在强度和可循环使用次数上略胜一筹。

4. 钢板脚手板

(1)分类:分为角钢脚手板和热镀锌钢脚手板。

优点显著:角钢脚手板与角钢网板抗锈蚀且不易脱落;而热镀锌钢跳板则兼具防腐蚀和防火等特性。

三、涉及脚手板的常见事故类型

在脚手板搭建作业中,由于架子工未遵循既定的技术规范,导致搭建过程存在安全隐患,极易引发人员伤亡。以下列举了与脚手板搭建相关的几种常见事故类型:

1. 高处坠落事故

该架子工在搭建脚手板时未遵循既定技术规范,且未规范使用安全防护装备,其安全防护措施存在缺陷,最终导致了施工人员从高处坠落至地面的不幸事故。

2. 淹溺事故

在架设脚手板的过程中,架子工不幸失去了平衡,从高处坠落,最终落入了水中,导致了一起不幸的伤亡事故。

3. 物体打击事故

脚手板及其携带的工具与物料自高空跌落,引发了脚手架周边人员伤亡的意外事故。

4. 坍塌事故

在搭建脚手板的过程中,若脚手架的搭建不合规(缺少了连墙件的安装、扫地杆也未设置),加之脚手板上堆积了过重的物品,就很容易引发坍塌事故。

四、如何预防脚手板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搭建脚手架之前,必须依据既定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详细讲解安全技术要求。

搭建与拆卸脚手架的工作人员需为通过考核认证的专职架子工,且架子工需持有相关证书方可上岗。

3. 搭拆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4. 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采用竹笆或类似材料制作脚手板的情况下,对于单排脚手架,需将小横杆的一端通过直角扣件稳固地连接至立杆(即大横杆),而另一端则需嵌入墙体之中,确保嵌入的深度不少于180毫米。

作业层的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为150毫米,且该板的两端长度均需与支撑杆牢固连接。

冲压钢制、木质、竹制串片等多种类型的脚手板,需安装在至少三根横向水平杆之上。若脚手板的长度不足2米,则可以使用两根横向水平杆进行支撑,同时必须确保脚手板的两端与横向水平杆牢固连接,以防止其倾倒。

5 脚手板的铺设应采用对接平铺或搭接铺设:

作业层的脚手板必须全面且稳固地铺设。在对接时,需将脚手板平铺,并在接头位置安装两根横杆。脚手板向外延伸的部分长度应在130至150毫米之间,且两块脚手板向外延伸的总长度不得超过300毫米。除了竹笆脚手板外,其他类型的脚手板可以进行搭接铺设,搭接部分的接头需置于横杆之上,搭接长度需超过200毫米,且伸出横杆的长度不得少于100毫米。

在实施对接或搭接作业时,务必在主节点位置安装一根水平方向的横杆,并使用直角扣件进行牢固连接,绝对禁止进行拆卸操作。

在脚手板对接平铺过程中,接头位置必须安装两根横向的水平支撑杆,同时脚手板向外延伸的部分长度需控制在130至150毫米之间,且两块脚手板向外延伸的总长度不得超过300毫米。

在搭建脚手板的过程中,接头必须稳固地放置于横向水平杆之上,搭接部分的长度必须达到200毫米以上,且超出横向水平杆的部分长度不得少于100毫米。

脚手板的探头部分需用直径为3.2毫米的镀锌钢丝进行牢固固定,此钢丝应安装在支撑杆件之上。而在脚手板位于拐角、斜道平台入口的位置,同样需要用镀锌钢丝进行固定,并且要将其系在横向的水平杆上,以此确保其不会发生滑动。

脚手板的铺设必须稳固且严密,同时必须使用安全网进行双层保护。在施工层下方,每隔10米的距离必须用安全网进行封闭。

严格审查脚手板的材料质量,并依照规定执行检验程序。在采购环节,严控产品质量,确保施工现场所使用的材料均为合格品。此外,在应用过程中,必须依照规定进行检测,对于不符合使用标准的脚手板,严禁投入使用。

板材有裂纹

搭建好脚手架后,必须经过检查并确认其质量达标后方可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需定期对脚手架进行检查与保养,以保证其安全防护措施达到相关规范的要求。

8. 脚手板拆除注意事项:

必须严格遵循自上而下、自外向内、先拆除面板材料再拆除结构材料、先拆除连接构件再拆除连接结构件、最后拆除与墙体连接的构件的顺序,逐个逐步地解开连接,将其取出并立即进行吊装作业。

进行脚手板、门架等较长、较重、带有连接的部件拆除作业时,必须由多人数人协作完成。严禁个人单独拆解,以免因握持杆件不稳或失衡而导致事故发生。在拆除水平部件时,需先解开连接,然后平稳地取下水平支撑。

在进行多人或多个小组的拆除工作时,务必强化指挥协调,确保拆除活动严格按照既定程序进行,绝不允许擅自脱离程序随意拆解。

若上部或一侧的附墙拉结被拆除导致结构不稳,必须搭建临时的支撑和拉结设施,以此确保架子不会晃动,从而维护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拆除区域需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安排专人负责监管,确保作业人员能够安全进入指定的拆除作业区域。

严禁将拆除过程中产生的物料随意丢弃至地面。所有已吊运至地面的搭建材料,必须及时移出施工区域,以确保现场环境的整洁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