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具课程设计,是极为重要的实训环节,学生要对金属制件进行冲压,或弯曲,还要去做成型工艺与冷冲模的综合性分析设计,以及训练,其要求达成以下目的:借助课程设计,用以帮助学生具体去运用,并且也要去巩固,如同(模具结构及设计)课程以及和其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还要去了解冷冲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以及程序。对学生开展训练,使其能查阅相关资料,像《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冷冲模具结构图册》、《塑料模结构图册》等,以此让学生熟练运用有关资料,熟悉有关国家标准、规范、使用经验数据,在进行估算等方面接受全面训练,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综合运用《模具结构及设计》及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依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为今后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打好必要的基础。要根据给定零件图来设计单工序模具,需绘制一张总装配图,此总装配图要用1号图纸以上,还要绘制凸凹模零件图各一张,这凸凹模零件图要用3号图纸,并且要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该说明书不少于8000字,冲压件面对的工艺分析包含材料,材料是275钢,这种钢的塑性、韧性、焊接性能以及冷冲压性能都较好,适合冲压,冲裁件存在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方面的情况,为降低成本并获得最佳技术效果,在不影响冲裁件使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经济精度,在未注明的情况下,冲裁件的经济公差等级取14级,工件结构方面表现为制件结构简单,该零件形状简单,结构规则,精度尺寸要求低,进而要确定冲裁工艺方案 。可经冲孔、落料这两道工序来完成,其方案存在以下三种,冲孔——落料,采用单工序模进行生产,冲孔——落料,采用复合模开展生产,冲孔——落料,采用连续模予以生产。因制件所需批数量较大,然而方案一的生产率较低,故而排除方案一;因制件精度要求较低,且结构简单,复合模结构繁杂,不容易制造,成本高不适用,所以排除方案二;而方案三采用连续模生产,生产率高,在一套模具当中完成两次工序,精度能够达到所需的要求,因而采用级进模生产这批制件是最佳方案。四、工艺以及设计计算,(1).对设计材料进行排样,计算毛坯尺寸,采用单排直排且有废料的排样方式,如下图示,进而计算冲裁件的面积 A,A 等于πR2,也就是 3.14 乘以 112mm2,结果为 379.94mm2,按照表 2.8 查得最小搭边值 a 是 3、a 为 2.5,条料宽度为 b 等于 28mm,进距 h 等于 22mm 加上 2.5mm 等于 24.5mm,一个进距的材料利用率η等于乘以 100%,等于等于 55.38%,(2)、计算冲压力以及压力中心的确定,模具采用弹性装置和自然落料方式,所以:eq \o\ac(,1)冲裁力,F 等于 Ltσ,t 等于 3.5mm、L 等于 3.14 乘以 22mm 等于 69.08mm、σ等于 600MPa,故而F 等于 69.08 乘以 305 乘以 600N 等于 1.45 乘以 10N,eq \o\ac(,2)卸料力,F 等于 KF,查表 2.10 得 K 等于 0.035,F 等于 0.035 乘以 1.45 乘以 10N 等于 5.075 乘以 103N,eq \o\ac(,3)推件力,F 等于 nKF,选择图 2.48(a)凹模刃口形式,取 h 等于 7mm,则 n 等于 h/t 等于 7/3.5 等于 2 个,查表 2.10 得 K 等于 0.045,F 等于 2 乘以 0.045 乘以 1.45 乘以 10N 等于 13.05 乘以 103N,选择冲床时的总冲压力,F 等于 F 加 F 加 F 等于 1.63125 乘以 10N,eq \o\ac(,4)由于此工件外形规则为对称圆,所以压力中心即为圆心。五、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查表2.12得到间隙值,Z等于0.73mm,Z等于0.81mm,据表2.14查得凸凹模的制造公差,δ等于0.02mm,δ等于0.025mm,进行校核,Z减Z等于0.08mm,δ加δ等于0.045mm,满足Z减Z大于等于δ加δ的条件,可采用凸凹模分开加工的方法,对零件图中未注公差的尺寸,按IT14级查表7.14,其极限偏差分别为,Φ8 , Φ22 。查表2.17,磨损系数x等于0.5,凸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如下,d等于(d加xΔ) ,这是冲孔模的计算方式,D等于(D减xΔ减Z) ,这是落料模的计算方式,Φ8等于(8加0.5乘0.36)mm等于9.8mm,Φ22等于(22减0.5乘0.52减0.73)mm等于21.01mm,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如下,d等于(d加xΔ加Z ) ,D等于(D减xΔ),Φ8等于(8加0.5乘0.36加0.73)mm等于10.53mm,Φ22等于(22减0.5乘0.52) mm等于21.74mm,六、凸模和凹模的结构设计 eq \o\ac(,1)凸模Φ9.8比较细长,应进行压应力和弯曲应力校核,检查危险断面尺寸和自由长度是否满足要求,即按式(2.31), d等于 普通冲裁,模具钢,如T8A、T10A、Cr12MoV、GCr15等的许用压用力,当淬火硬度为HRC58 至62时,可取等于1000至1600Mpat为材料厚度t等于3.5m,查表7.1得T10A抗剪强度τ等于588MPa,故,d等于mm等于6.4mm,最小凸模直径9.8mm大于6.4mm,故满足强度要求。按照式(2.35),l等于0.5,在这里,E是弹性模数,对于模具钢而言E等于2.2乘以10Mpa,J是凸模最小断面的惯性矩,对于圆形凸模,J等于πd除以64,其中d等于9.8mm,F等于F加上F等于158.05乘以103Mpa,所以,l等于0.5mm等于27.86mm,选取28mm,在设计凸模长度时,只要其伸出固定板外的实用设计长度l小于等于l,便能够满足刚度要求。选取B型圆凸模,依据凸模刃口尺寸查看表7.41得出:小凸模型号是BⅡ10.15×55,GB2863.2 - 81,T10A;大凸模型号是BⅡ21.2×55,GB2863.2 - 81,T10A eq \o\ac(,2)。凹模的外形尺寸方面,凹模的厚度H进行计算,H = Kb(H≥8mm),其中;b是垂直于送料方向凹模型孔壁间最大距离,单位为mm;K是由b和材料厚度t决定的凹模厚度系数,查看表2.20。能得到b = 22mm、K = 0.5mm,H = 0.6×22mm = 13.2mm。根据H系列数值选取凹模厚度为14。小凹模壁厚C1 = 2H = 22mm,C2 = 3H = 33mm。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凹模的宽度B为:B = b +(2.5~4)H = 22 + 3×14mm = 64mm,式中系数,边界型孔为圆弧时取2.5,为直线段时取3,复杂形状或有尖角时取4。送料方向的凹模长度L为:L = L + 2l = 40 + 2×32 = 104mm,其中;L是沿送料方向凹模型孔壁间最大的距离22mm,l是沿送料方向凹模型孔壁至凹模边缘的最小距离,查看表2.21得l = 32mm。凹模尺寸是104×64×14。凹模刃口形式的选择方面,查看图2.48,阶梯形直壁式刃口强度高,制造方便,刃磨后型孔尺寸基本不变,对冲裁间隙无明显影响,精度要求低下出件零件。如下图示,凹模结构图七,模具的其它装置设计,垫板的厚度选取为8mm ,凸模固定板,其形状通常与凹模一致,凸模固定板的厚度,H等于(0.6至0.8)H ,等于(0.6至0.8)乘以14 ,等于8.4至11.2mm ,凸模固定板的厚度选取为11mm ,卸料板的确定,材料为45钢,长和宽的尺寸选取与凸模固定板相同的尺寸,厚度选取为11mm ,凸模、凸模固定板、垫板、上模座是通过圆柱销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来进行连接的。圆柱销数量是4根,其尺寸是 Φ8mm,材料选用35钢,与上下模座配合为H7/m6的过盈配合,与垫板配合是H7/m6的过盈配合,与凹模配合为H7/m6的过盈配合,与凸模固定板配合也是H7/m6的过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