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冲裁填空题:断面质量、排样及尺寸精度相关要点

频道:‌冲压模具 日期: 浏览:2

1、第2章,冲裁填空题,1.冲裁件的断面质量,由塌角、光亮带、断裂带、毛刺这4部分构成。2.冲裁件于板料或条料上的布置方式,称作排样。3.冲裁时,冲裁件与冲裁件之间,以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所留下的工艺废料,被称为搭边与侧搭边。4.当间隙较小时,冲裁后材料的弹性恢复致使落料件的尺寸大于凹模尺寸,冲孔件的尺寸小于凸模尺寸。5. 间隙较大之际,冲裁之后材料发生弹性恢复的情况,致使落料件的尺寸呈现小于凹模尺寸的状况,冲孔件的尺寸呈现大于凸模尺寸的特性。6. 影响冲裁件尺寸精度的因素包含间隙、材料性质、工件形状与尺寸,其中间隙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

2、作用。7. 当凸模刃口磨钝之时,在落料件的上端会产生毛刺,而当凹模刃口磨钝之时,在冲孔件的下端会产生毛刺。8. 冲裁力合力的作用点被称作模具的压力中心,模具的压力中心必须穿过模柄轴线进而与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相重合。9. 复合模在结构方面的主要特征是存在一个既是落料凸模又是冲孔凹模的凸凹模。10. 倒装复合模的落料凹模安装在上模,顺装复合模的落料凹模安装在下模。判断题1. 冲裁件的排样是否合理主要依靠用以衡量的材料利用率。  ( √ )2. 常用的卸料装置能够被划分成固定卸料装置以及弹压卸料装置,固定卸料装置常常应用于冲裁厚件以及冲裁力较大情况时的冲件,弹压

3卸料装置通常用于冲裁薄料以及精度要求高地冲件, ( √ )冷冲压工艺能够划分成分离工序与成型工序这样两大类, ( √ )倒装复合模落料凹模安置在上模,顺装复合模落料凹模放置在下膜,  ( √ )凸凹模即为落料、冲孔复合模里面将凸模与落料凹模制作为一体地工作零件,3导料板得功能主要是保证凸模拥有正确得引导方向, 3卸料装置一般用于冲裁薄料且精度要求高得冲件, ( √ )上、下模座、导柱、导套得组合体称作冲模。在 ( × )4冷冲压工艺可分成分离工序和成型工序两大类。  ( √ )6上、下模座、导柱、导套得结合体起名叫冲模。 ( × ),7上述所说得凸凹模是落料、冲孔复合模当中把凸模与落料凹模做成一个整体地工作零件。( × )8. 取有利于提高制件质量的合理小间隙时,取有利于延长模具寿命的合理大间隙时。 (√)9. 垫板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把凸模连接到模座上。 ( × )10. 影响冲裁件尺寸精

4、度存在两大方面因素,其一乃是冲模凸、凹模自身制造偏差,其二则是冲裁结束后冲裁件相对于凸模或者凹模的尺寸偏差。  ( √ )简答题1. 什么被称作冲模?通过加压致使金属或者非金属板料分离、成型或者结合从而得到制件的工艺装备被叫做冲模。2. 什么被称作复合模?仅有一个工位,并且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当中,同时完成两道或者两道以上的冲压工序的冲模被叫做复合模。3. 冲裁间隙得以确定之际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呢,主要依据冲件断面的质量情况、所具备的尺寸精度以及模具自身的寿命这三个要素为间隙划定一个范围数值。4. 将落料模由哪一些零件所构成进行阐述,主要涵盖工作零件,即凸模,以及凹模;定位零件,包含到料板(倒料销)、承料板、挡料销;卸料零件,为弹压(固定)卸料板;

5、导向零件包含导柱、导套,固定零件有上模座、下模座、模柄、凸模固定板、垫板,紧固零件由螺钉、圆柱销等组成。计算题如图2—111所示,材料是Q235,材料厚度为1、2mm,采用凹模按凸模配做法加工,试求:1. 凹模刃口尺寸以及公差。2. 把凹模刃口尺寸换算到凸模上。产生磨损之后变大的尺寸,将其换算到凸模上,尺寸为80,选取尺寸30,选取磨损之后变大的尺寸,把它换算到凸模上,凸模上此处实际上等同于凹模,尺寸是40,选取磨损之后不变的尺寸,当冲件尺寸是时

6、将尺寸153换算到凸模上,求冲裁力。冲裁力,查表2—5取Z等于15% ,t等于0、18,查标准公差数值表知,0、74为IT14级,0、33为IT13级,0、39为IT13级,0、43为IT14级,查表7—4,τ等于373MPa,第3章弯曲填空题1,一般而言,弯曲模间隙越小,其回弹越小,弯曲力越大。2. 在板料不会出现破坏的状况下,能够弯成零件内表面的最小圆角半径,被称作最小弯曲半径,借助它来展现弯曲时的成形极限。3. 板料进行塑性弯曲时,外缘的纤维切向受到拉力从而伸长,内缘的纤维切向 。

7、受到压力从而产生缩短 。4. 弯曲件的回弹呈现于两个方面 ,也就是 弯曲的圆角变大 ,以及 弯曲件的角度增大 。5. 在对U形件进行弯曲时 ,凹模两边的圆角半径应当 相等 。6. 针对弯曲件材料厚度大于1mm的软材料 ,能够在变形区采用 镦压法 ,增大变形区的变性程度 ,以此来减小回弹 。7. 当弯曲件的相对弯曲半径R/t比较小时 ,凸模圆角半径RT 应当 等于 弯曲件的弯曲半径 。8. 弯曲件的圆角半径不适合小于最小弯曲半径,不然的话,弯曲的时候会出现裂纹。9. 当R/t大于10时,由于相对弯曲半径比较大,弯曲件不但角度存在回弹,弯曲圆角半径同样有较大的回弹。10. 在弯曲之中,前一道

8、工序要考虑后一道工序,后一道工序定位要方便可靠 ,后一道工序要保证前一道工序已成型的形状不被破坏 。判断题1. R/t越小,板料表面的切向变形程度越大,所以,生产中常用R/t来表示板料变形程度的大小。( √ )2. 弯曲时,必须尽可能把毛刺一面处于弯曲时的受压内缘,以免应力集中而破裂。( √ )3. 板料弯曲时,弯曲变形区中性层位置不变。(×)4. 相对弯曲半径越小,其变形程度越大,而回弹值越大。(×)5. 中形层位置是以曲率半径ρ来表示的,通常会用经验公式ρ = R + xt进行计算。(√)6. R > 0、5t 的弯曲件毛坯展开长度应等于弯曲件直线部分的长度与圆弧部分长度之句号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后答案_冲裁件断面质量_冲裁填空题

9、与。( √ )7. 弯曲件主要存在得质量问题便是弯裂、回弹以及偏移。( √ )8. 当弯曲件得相对弯曲半径R/t比较大时,凸模圆角半径应当大于弯曲件得弯曲所形成得半径。( × )9. 弯曲属于分离工序,它是冲压主要工序当中得一个。( × )10. 影响最小弯曲半径得主要因素是模具结构设计是不是合理。在进行简答题时,首先要明确,对于第一个问题,所谓回弹是指,塑性弯曲之时,其中与每一则塑性变形相同,都会伴随有弹性变形,当弯曲变形终止的时候,弯曲件不再受到外力作用,此际借由弹性回复,致使弯曲件所具备的角度、弯曲圆角半径同模具的形状以及尺寸呈现不一致的状况,这样的现象可称作回弹。其次针对第二个问题,所谓最小弯曲半径表示的就是,在板料不会出现破坏的情形下,能够被弯曲成为弯曲件的最小圆角半径,这就被叫做最 (句子最后表述不完整,推测可能是“最小弯曲半径”,如果不是请补充完整后继续追问)

10、具有小的弯曲半径。3. 应变中性层是什么呢?弯曲发生变形之后,内缘的纤维切向受到压力从而缩短,外缘的纤维切向受到拉力进而伸长,从内表面到外表面再到板料中心,其缩短以及伸长的程度渐渐变小,在这期间必然存在一层金属,它的长度在变形之前和之后保持不变,把这层称为中性层。4. 怎样去确定弯曲凸模的圆角半径呢?首先计算毛坯展开长度,接着计算弯曲模凸凹模尺寸,最后确定凸

4240、4360、440,因R/t,凹模圆角半径,R/t11、21、52x0、410、4240、4360、440 。< 1、5  取 RT=R工=3 , RA=(3~6)t=6第4章  拉 深填空题1. 对于不变薄拉深,毛坯展开尺寸按照  拉深件表面积等于毛坯表面积 得原则进行计算。2. 拉深系数就是用 拉伸后得直径与拉伸前得毛坯(工序件)直径之比 表示得。3. 为了保证拉深工艺得顺利进行,必须使拉深系数大于 极限拉伸系数   。4. 为了防止起皱,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  压料装置  把料压住进行拉深。5. 在不起皱得情况下,应尽可能得选用

12、压料力相对较小。6、拉深若要顺利开展,主要面临的阻碍是起皱以及拉裂。7、常见的压料装置存有两类:一类是弹性压料装置,另一类是刚性压料装置。8、盒形件开展拉深时能够近似认定:其圆角部分等同于圆筒形件的拉深情况,而直边部分类似于简单的弯曲状况。9、多次拉深形成正方形件时,毛坯呈现为圆形,多次拉深形成矩形件时,毛坯呈现为椭圆形或者长圆形。判断题1. 拉深系数越小,表明拉深时变形程度并非越小。( × )2. 原板料拉伸成圆筒形件之际,并非必须要用压边装置。( × )3. 拉深模间隙小,致使拉伸力大,凹模损耗大,模具寿命低。然而间隙小,拉伸件会

13、论小,尺寸方面精度颇高。( √ )4. 拉深模间隙呈过小状态时,毛坯材料易于起皱,拉伸件锥度较大,尺寸精度较低。间隙处于过大情形下,便会致使拉伸件壁厚显著变薄甚至出现拉裂现象。( × )5. 需要历经多次拉深成型的制件,在最后一次拉深时为确保尺寸精度,间隙应当选取小一些,而前几次拉深若用以提高模具寿命,间隙应当选取大一些。( √ )6. 拉深凹模圆角需如此进行选择:在不会产生起皱的前提条件下越小越好。( × )7. 拉深件存在表面被拉毛的情况,除此之外,其主要质量问题是起皱以及出现拉裂现象。( √ )8. 单动压力机通常是用于拉深件尺寸相对较大,且高度比较高的那种拉深件,双动压力机一般是用于拉深尺寸较小,并且高度较小的拉深件。( × )9. 单动压力机所使用模具的结构相较于双动压力机所使用模具的结构

14、复杂程度高很多。( √ )10. 通常来讲,制件直径跟毛坯直径的比值大于0、5的时候,可以一次进行拉深成型。( √ )简答题1. 阐述一下拉深时毛坯为何会起皱?是因为切向压应力过大致使凸缘部分失去稳定而造成的。2. 试讲述处在拉伸状态下时筒壁为何会出现拉裂这种情况呢,在拉深这一进程当中,筒壁所受到的拉应力,除了跟径向拉应力σ1存在关联之外,它还跟因压料力而引发的摩擦阻力有关系,跟毛坯于凹模圆角表面滑动时所产生的那种摩擦阻力有关系,且跟弯曲形变所形成的相应阻力有关系,当这些力总共之与超过筒壁危险断面抗拉强度的时候,筒壁就会出现拉裂的状况。3. 试讲述低盒形件拉深变形所具备的特点是什么呢,其拉深变形能够近似地被认定为,圆角部分等同于圆筒形件的拉深情况,而其直边部分等同于简单的弯曲情况。4. 试讲述落料拉深

15、复合模把条料从凸凹模上卸下来有怎样的方法呢 当拉深的工件高度比较高的时候 一般会采用安置在下模的固定卸料板来卸料 当拉深高度比较小的时候 能够采用装从上模的弹压卸料板进行卸料 另外 还能够采用挡料销紧紧靠着落料凹模洞口 就是工件与工件之间没有搭边 冲裁之后条料张开来自然就卸下来了 计算题已知 材料是08F 见图4-86 1 计算毛坯直径 D=100 2 确定拉伸系数 需拉深3次 3 确定各次拉深件工序尺寸需要确定各次拉深件工序尺寸,在调整拉深系数之后,能够取d1等于52,d2等于40,d3等于32,各次工序件底部圆角半径选取r1等于7,r2等于4,r3等于3,而各次工序件拉深高度分别是h1等于38.7,h2等于54.8,h3等于72 。

16、4. 进行最后一道拉深凸、凹模尺寸的计算。第5章其她冲压成型填空题,1. 局部成型,胀形以及内孔翻边属于伸长类成型,成型极限主要受到变形区过大的拉应力致使破坏的限制。2. 缩口与外缘翻边属于压缩类成型,成型极限主要受到变形区过大的压应力导致失稳与起皱的限制。3. 内孔翻边的主要危险在于孔口边缘的拉裂。4. 翻边系数m越大,变形程度越小,m值越小,变形程度越大 。判断题1. 胀形系数由毛坯直径与胀形后所得制件最大直径之比来表示,也就是:K=d0/Dmax 。( × )2. 缩口工艺的主要问题是防止失稳 。( √ )3. 校平时,对于厚且硬的材料通常采用齿形校平模。( √ )4. 内孔翻边的变形程度用翻边前孔径d0与翻边后孔径D的比值m表示,m被称为翻边系数。填空题,第6章,冷挤压。1.冷挤压可分为正挤压,反挤压,复合挤压,径向挤压,这是根据冷挤压时金属流动的方向与凸模运动的方向关系来划分的。2.冷挤压的变形程度可用断面变化率来衡量 。 ( √ 这里的括号位置有点迷离,如果是判断对错的补充说明,感觉放在开头更合适啥的,你可以再明确下,就当这个括号不影响句子改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