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陈召国于2010年11月22日完成于湖南文理学院。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乃是在学生学完“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课并历经生产实习之后所开展的一项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借此运用所学理论,联系实际状况,提高工程技术能力并培养严谨细致作风的一次重要契机。通过本次设计要实现如下目的:1、巩固与扩充“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以及相关技术基础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制订冲压工艺规程以及设计冲压模具的方法。2、培养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知识,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具体涵盖设计、计算、绘图等能力,技术分析与决策、文献检索以及撰写技术论文的能力。3、养成严肃、认真、细致地从事技术工作的优良作风。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要求自主地编制出给定零件的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出指定的冲压模具。具体要求为:1、设计冲压工艺过程卡1份。2、设计模具装配图1张、零件图3张,且需手工画图。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三、制订冲压工艺规程和设计模具的一般步骤:详见“教科书第十章”P187 - P199。涵盖以下步骤: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2、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3、确定冲压工艺方案。4、初步确定各工序模具的结构型式。5、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6、选择冲压设备。7、填写冲压工艺过程卡。8、绘制模具装配图,本次仅绘制指定工序模具装配图。9、绘制模具零件图,本次仅绘制指定零件图。10、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四、实例:设计罩壳零件的冲压工艺规程和指定冲压模具。(一)作好必要的资料准备:工件图如上图所示;原材料及尺寸规格为08钢板2000×1000×1.5;生产批量为大批量;设备情况、机工具制造条件及水平参照中型企业;及各种技术标准、设计手册及有关资料。(二)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1内容的本零件形状简单而规则。2、工件最小孔尺寸为3.5φ,查表1-1冲孔的最小尺寸,硬钢:3.595.15.13.13.1min ≤=⨯==t d ,此情况可行。3、27.0016+φ、33.0030+φ均为13IT ,其它尺寸为未注公差尺寸,按14IT ,可行。4、圆角半径R3=2t 可行。仅翻边之R2处略小,查表1-4最小相对弯曲半径8.0min≥tr ,仍属可行。综上,本冲压件工艺性良好。(三)确定工艺方案:1、选择基本工序。从零件形状看,属于一般带凸缘拉深件。可直观分析出需要以下基本工序:落料、拉深、冲孔、切边。底部16φ孔形成可有多种方案:(1)拉深成阶梯形,然后车去底部。(2)拉深成阶梯形,然后冲去底部。(3)只拉成33.0030+φ,冲底孔再翻边成形。其中第一方案质量较高,但生产效率低,且费料。第二方案要求底部圆角愈小愈好,可按接近于零来考量,为此要增加整形工序,且质量不易保证。第三方案生产率高,省料,质量能满足要求故采纳此方案。2、确定冲压次数和冲压顺序:(1)先判断可否一次翻边成功:A、翻边前半成品形状尺寸(见上图),翻边尺寸如下:5.175.11651722=+==-=D HB、求翻边之预孔直径,查表1-42可知()()38.115.172.0243.0525.1772.043.020=⨯-⨯-⨯-=---=t R H D dC、查圆孔翻边之极限翻边系数,查表1-46可知59.75.138.110==d ,冲预孔,得5.0min0min 0==Dd K D(2)将螺钉销钉布置好,要保证上下模相互对应 ;(3)需注意正确运用国标. 设计零件附图: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涵盖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方面是在网上搜集整理而成.版权归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kavU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