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领域遭遇物体撞击导致的人身损害案例较为普遍,特别是作业现场的工作人员。常见的祸患情形大致可以归纳为若干类型。
1.
工具零件、砖瓦、木块等物从高处掉落伤人;
2.人为乱扔废物、杂物伤人;
3.设备带病运转伤人;
4.设备运转中违章操作;
安全防护设施上的堆积物没有及时清除,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坠落,导致人员受伤。
6、模板拆除工程中,支撑、模板伤人。
事故原因播报
1.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没有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
2.没有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活动;
3.工作过程中的一般常用工具没有放在工具袋内,随手乱放;
工作人员向下投掷物料构件、废弃物、垃圾等,或向上传递器具
5.脚手板不满铺或铺设不规范,物料堆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
6.拆除工程未设警示标志,周围未设护栏或未搭设防护棚;
7.起重吊运物料时,没有专人进行指挥;
8.起重吊装未按“十不吊”规定执行;
9.平网、密目网防护不严,不能很好地去封住坠落物体;
10.压力容器缺乏检查与维护。
应急预案播报
1.日常备有应急物资、如简易单架、跌打损伤药品、纱布等;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明确岗位职责,事故发生时迅速展开救援行动,包括实施包扎止血等处理,避免伤者因失血过多而危及生命。
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应立刻大声示警,告知在场安全管理人员,同时迅速拨打紧急救助电话,并立即向组织负责人及相关单位进行通报。
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展开救援行动,优先查看伤者的具体伤势和受伤位置,由现场医护人员进行初步处理。
重伤病患需即刻转送医疗单位接受治疗,普通伤者则需在等候急救车辆期间,保安人员要于入口处迎接车辆,依照既定流程处置意外,力求降低人员伤亡及财物损毁程度
(四)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自救
物体撞击事件一旦出现,务必减少对伤者的移动,须在现场立即展开救援。施救工作应优先处理头部创伤、胸部骨折及出血问题。
物体打击事故出现时,需立刻救治受伤人员,先查看伤者的损伤状况、具体位置、伤害类型,若伤者出现休克,要优先处理休克问题。遇到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应马上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休克状态的伤者需保持安静,注意保暖,平躺且尽量减少活动,将双腿抬高大约二十度,然后迅速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头部遭受创伤时,务必要确保呼吸通道无阻碍。意识丧失者需平躺,头偏向一侧,避免舌头后坠或分泌物、呕吐物误入气管,导致窒息。存在骨折情况,要先进行简单固定,再进行移动。若出现凹陷性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以及明显的脑部损伤迹象,应当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料遮盖伤口,用绷带或布带包扎妥当,然后迅速送往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单位接受治疗。
当环境不适合进行急救操作时,必须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地点接受治疗,搬运过程中应尽可能寻求更多人协助,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和面部状况,若是存在脊椎损伤,切记不可强行转动伤者的头颈部或躯干,避免触碰其伤口,需让伤者保持身体平直,最好将其安置在担架或硬板上进行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