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主机厂高薪诱人,新人却放弃,师父年薪30W的成长之路?

频道:‌冲压模具 日期: 浏览:4

汽车制造业中,整车企业确实属于高薪行业。相同领域内,合资公司新员工收入能比一般制造企业多出一倍,达到十万元之上。即便如此,还是有许多实习生在试用期内放弃这类高薪职位。

过去我的师傅也遭遇过相似的情形,他决定继续留下,最终在一家日资公司担任了冲压领域的负责人,年薪有三十万,这是师傅亲口透露的。我对此感到十分好奇,师傅那三十万的岗位具体是怎样的?他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成为众人称羡的高薪工程师?

年薪30W的工作环境竟是这样?

在工厂之中,相较于其他工段,压铸工段的环境尤为宜人:那里不见焊接时火花四溅,无需佩戴涂装作业的防护器具,也无需应对总装带来的沉重负担,仅需适应80分贝的压机轰鸣声,这种体验究竟如何?

在车间一隅的会客处能听见外面雷声有规律地响起,靠近压机站立能够亲身感受那巨大的轰鸣声。使用耳塞是必须的,大声交流也是必需的本领。

这位年薪三十万的师傅,天天都在一个占地数千平米的大空间里办公,基本不用出门办事。

先前我们提及,冲压制作包含三个关键部分:原料板、成型工具和运作机械。每日与价值千万的机器协作,年薪三十万元应当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这个“超级办公室”设有板材存放区、模具收纳点、返修区、压制生产线和压制件仓库等,压制生产线的下方另设了废料堆放点,感觉相当杂乱吧?

初次进入冲压部门时,沿着引导路线慢慢移动,内心一片茫然。前辈传授了一套步骤:要首先参照三要素存放区辨识供应厂商的标识,其次留意返修区域的整备流程,最后审视操作人员的作业情形。

每个冲压厂内部空间布局相似,工人们与设备围绕冲压设备开展活动。冲压设备负责制造零件,其他部门配合其工作。比如制作引擎盖,行车将金属板材送到生产线入口,将模具从更换工位搬运到压机处。工作人员就绪后,生产线开始运转,这般流程不断重复进行。

当工程师要先学会搬砖?

那一年,一款德系紧凑型热门车型首次亮相,我那位从交大机械系毕业、充满干劲的师傅刚进入工厂,立志为国家的汽车产业贡献力量,然而一个月之后,与他一同前来的多数年轻人选择了离开。

制造企业内部有一条隐性准则,所有新员工无论性别或背景,都要到生产车间实习,师傅被安排在冲压部门,承担将冲压产品从传送带末端搬运到检测台的任务,这属于生产流程中最为基础的一环。虽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但加班却十分普遍,因为丰厚的报酬往往需要通过额外劳动来获取。规章制度相当严苛,若无人接替,禁止擅自离开岗位去洗手间,这就是典型的流水线作业模式。

劳动者是自动化作业线上的灵活终端,每个劳动者都需像流水线上的设备一样,在限定时间内执行指定任务,如此循环,实属非人道的劳动。我在线上替代岗位工作时,常常感到非常不快,以这种心境干活,如何能确保产品品质。

冲压车间工程师工作环境_汽车主机厂高薪工作_冲压车间废料输送线

根据厂商数据,每当车间人员满足感增强一个百分点,产品精良程度便有超过十个百分点数的增长,坊间流传的工友故意弄坏制品的情况确有发生,新闻报道探访生产场所时,务必争取与生产前沿的劳动者对话,这些人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有技术精湛的优等生,他们制造出的冲压件都是他们的杰作。

工业工程领域设有特定分支探讨怎样统一工人的操作流程以提升效能,就连细微动作如抓取螺钉、推行拖车等都被严格界定,因此当前众多初入职场者难以适应生产线环境而纷纷离职。

羡慕德系高级设备

六个月之后,他成为重点培养的人员,师父启动了为期三年的轮换任务,为今后从事工艺检查建立了条件,不过师父的职责始终没有离开过这个区域。

设备科人员不足,师傅便前往设备科,钻研压机方面的学问。与生产科相比,设备科工作压力较小,需要每天维护价值数千万的压机,琢磨如何让它高效产出。压机偶发故障是常有的事,师傅必须在限定时间内修复,否则会扣发薪水(日韩车企常以工资相逼)。每当提及舒勒高速压机,师傅总是赞不绝口,认为管理这类设备很省心。

刚在设备部门学有所成,老师傅调往模具部门,那里是比设备维护更耗费心力的岗位。模具的维护比压机更为棘手。模具的故障往往从冲压件的质量上显现出来。偶尔有车型热销,模具的使用次数已超负荷,师傅们就必须处理模具过度使用后的维护难题。

在维护之外,还存在模具本身存在缺陷的问题,常见的表面褶皱和拉伤现象相对容易处理,但若遇到模具制造商提供的质量不过关的情况,就会变得棘手,例如某个汽车模型的模具精度达不到标准,而供应商又拒绝处理,那么师傅带领的团队不得不投入额外的时间和精力,采用传统手段进行修复。

成型区配置有台专用压机,用于检测并处理模具故障,倘若故障未能根除,只要不影响制品表面状态,该模具仍会继续使用,所以参观时,可询问模具的预期使用周期、当前已使用次数,由此可大致掌握模具的运作状况。

质量方面,精密机器和高效制造缺一不可,人员物料方法环境,样样都要到位。冲压作业强度大标准严,高端装备提升了效率,也能防止操作失误。人是机器的掌控者,在制造全过程都发挥作用,日本公司擅长管理,这就不足为奇了。

凭借先前积累的知识,师傅成功进入了技术质量部。所谓技术质量,通俗来讲就是管理生产流程和产品标准的部门,各大制造企业对此称谓基本一致。设计环节、材料来源、机器设备以及制作方法共同决定了产品特性,技术质量部门与后三项紧密相连,是冲压工场的关键机构。师父富有远见卓识,在某个网络优化项目中,他提出的计划显著削减了制造开销,金额高达百万元,因而获得了首次职位提升。师父曾强调,在这个环境里,必须能够忍受孤单,掌握专业技能,并且产生创新思维。

参观冲压车间时,建议媒体朋友顺便前往旁边的办公室,那里可以直观感受车间技术人员的日常活动,展现出团队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优秀车间的团队必然充满求知欲和热情,团队负责人通常最为忙碌,如果整个部门都显得精神萎靡,那就无需继续了。

雅斯顿

小结

三十万的从业者确实不易,他们能够忍受杂音,能够忍受长夜,能够承担重活,能够掌握技能,能够忍受孤独。众多同行都在三十万的路上持续拼搏,务必珍惜当下。产品的最终品质取决于人,即使工作环境再差,对产品的责任心不能变,这种匠人精神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中国品牌与外国品牌在压制工艺方面有何不同,请关注后续文章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