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冲压工艺卡通则(最新修改).docx》是会员上传并分享的文件,用户可以免费在线阅读,此外,还有更多相关资料可以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找到。
百度文库・使人人易于提升自我通则1意图是辅助制造,统一流程,确保产品规格统一、性能稳定。2准则规定模具安装应用保养指南需将液压机工作台清理干净,依据模具标识牌或工艺单上标示的顶杆方位将顶杆置入工作台顶杆凹槽中。把模具依照中心对准标记悬挂于工作台平面,并让模具“F”向朝向送料人员方向。重置工作台,先以点动方式让滑块缓慢靠近模具上底板,再用微调功能使其接触,接着用压板螺栓将上底板固定,下底板压板螺栓先不拧紧。滑块返回最高位置,取下托架,拿出模腔里上回程留下的成型部件,认真查看模具的导向部分、凸凹形状表面以及压料凸模表面是否干净,若存在脏污需彻底清除。在各个导向部分均匀施加少量润滑脂。让滑块上下活动三次以校准模具,之后
开始工作后,先拧紧模具下底板压板螺栓。依照工艺标准设定工艺参数,然后按照规定的进料方向把板料或工序件放到模腔里。接着用“手动”模式试压,查看模具状况、工艺参数等是否达标。在确认模具状态正常、参数无误的情况下,把机床操作模式改为“半自动”,进行零件试压并检查第一个零件的质量情况。正常情况下,首批产品通过三次检验合格后就可以开始大量制造了。要确保废料能够顺畅滑出,并且要经常清理废料盒里的废弃物,防止过多废料在模具内积压导致模具变形。要定期检查模具的螺栓和销钉是否牢固。还要定时在导柱和导板的表面上涂抹润滑剂或润滑脂。冲压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最终检验,把最终产品和最初产品进行对比,确认合格之后,要把模具的型腔表面、压料面、切割边缘、导动面擦拭干净,清除工作区域内的杂物
工作台面以及模具腔体和废弃料箱中的残留物,需将最终产品置入模腔之中。将滑块施压调整为零,安放好模具的收纳装置,让滑块下移直至模具完全闭合。取下上下模具的紧固螺栓,使滑块上升,将模具运送到指定的存放区域。按照指定的工作地点安装模具,开展生产活动,若遇到特殊状况需要更改作业地点,务必调整设备压力、滑块运行距离等设置,确保其符合规范,以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操作冲压设备要确保安全,模具上的红色部分是运作时的危险地带,进行冲压时不要让身体靠近它,液压机的运作流程和参数监控涉及压机运行轨迹及设备参数的介绍1)压机运行轨迹如附图所示:机床的工作台面缓慢下降的起始位置——>机床上的
台平面机床的工作台平面在下行停止位置以下的部分,以该工作台平面作为基准,也就是零点,液压机的工作模式以及工艺动作模式,来源于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凡地提升自我,液压机的工作模式,本机的控制系统具备工艺动作为手动、调整、半自动三种操作模式,在操作箱上设有选择开关,用于实现模式的转换在半自动流程里,运作模式包含有顶出式、无顶出式以及拉延式,同时能够达成定程与定压两种成型效果。液压设备的运作方法(依据工作性质区分)a)调整操作称作“点动”,通过按下对应的功能键来执行相关动作,每次按键完成一次点动循环。这种操作主要应用于模具调试环节。必须用手持续按压按键才能使动作持续,松开手后该动作即终止。b)手动手按一次动作按钮后,可
执行一个动作时,按下停止按钮或触发限位开关会发出信号,该动作随即终止。c)在半自动模式下,需要同时按下两个按钮才能完成一个工作周期,滑块会执行快速下降,随后慢速下降,接着加压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泄压,再快速返回,再慢速返回,最后停止,以此完成一个完整的操作流程。参数监测方面,需要覆盖冲压车间当前所有车型关键工序零部件的参数,并实现监控与记录功能。记录依据工艺卡规定内容为准。常规生产时,每批物料完成即记录。异常生产时,参数每调整均需记录。若设备故障或模具问题导致停机,问题解决后须重新监控并记录。材料规格或材质变更,参数变动亦需记录
同时,也应当实施监督并做好登记工作。监督工作的具体要求是:相关数据的记录必须在“首件三检”环节结束后,并且确认零件符合标准能够进行大规模制造之后方可进行。对于参数记录工作,需要明确标明车辆型号、零件的称谓、流程的代号等信息,务必确保这些信息的表述清晰无误,详细内容请参照《冲压车间关键工序工艺参数记录表》。零件在不同步骤间流转时,一定要借助专门的转运容器或者传送带,不可以随便用其他容器来搬运,确保周转工具的专用性,防止混用造成混乱;传送的零件堆放高度要有限制,不能堆得太高,避免零件在搬运中变形或者滑落;在转运过程中,必须小心保护零件,摆放要整齐有序,符合规范,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让零件掉到地上造成损坏。目测进行判断,通过触摸制件表面来感受,借助油石打磨制件
表面检测完成后进行判定,针对发现的缺陷,按照规定标准进行确认,确认后的缺陷需要用彩色笔圈起来。根据缺陷情况,将检查的零件分为合格、返工、报废几类。缺陷零件处置方面,1)带有缺陷的零件必须贴上标签,单独存放,标签上要盖"不合格"的戳,然后放到规定的地方。2)对于不合格的零件,要依照程序进行处置,要么返工,要么报废。首检必须全部合格,末件必须全部合格,生产期间每二十五至三十件需进行一次检查。完成序产品要通过检具检测,同时要精确规范地填写检验记录,首件检查通过才能开始批量生产。如果生产过程中因为设备、材料或其他因素暂停,重新开始生产时,必须重新进行首件检验,确认合格后才能继续批量生产,同时检验人员需要做好相关记录。产品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
8、输和储存存放产品应按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