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脚手架底面底座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100mm。
单排脚手架,这种脚手架仅设有一排竖向支撑,其短的水平杆件,一端是架设在建筑物墙体之上的。
双排脚手架——由内外两排立杆和纵、横水平杆构成的脚手架。
双排脚手架一般用于砌筑工程。砌筑需要承重:丢放水泥、砖等。
单排脚手架一般用于内墙抹灰,刷涂料等不需要承重的工程。
单排脚手架需要把抱杆支靠在墙上。
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不应设置在下列部位:
① 设计上不许留脚手眼的地方。
在横梁上方,以及横梁两端形成六十度角的三角形区域内,同时还包括横梁净跨度的二分之一高度的范围之内。
窗间墙的宽度不超过一米;墙体厚度为一百二十毫米的墙,以及砌筑的清水墙和单独的柱子。
④ 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墙体的门窗开口周边200毫米区域,以及转角位置450毫米范围,石质砌体对应尺寸分别为300毫米与600毫米。
⑥ 独立或附墙砖柱,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
⑦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2.5的砖墙。
脚手架的搭建要跟上施工的进展,每次搭建的高度不能比旁边的连墙件高超过两层,在连墙件上面,没有连墙件的部分,最多只能搭建两层的高度,这里的每层指的是水平大横杆之间的距离。
纵向水平杆需要安放在立杆的里面,它的尺寸要够长,至少要跨越三个区间,这个杆子可以看作是横向的主要支撑。
两根挨着的垂直横向杆的连接点不能放在同一位置,两个不同步的相邻连接点在水平面上相互错开的间隔要达到五百毫米以上,每个连接点中心到最近的主要连接点的距离不能超过纵向间距的三分之一。
两根挨着的纵向水平杆的连接点不能放在同一个跨距里,两个不同跨距的相邻连接点在水平位置上要错开至少五百度,每个连接点的中心点到最近的主节点的距离不能超过纵距的三分之一。
纵向水平杆的连接部分,其长度至少要达到一米,需要用三个旋转式的连接件,平均分布地固定,每个连接件之间要相隔一定的距离,端部的连接件盖板,其边缘到纵向水平杆末端的距离,至少要留出一百毫米的空间。
主节点位置必须装置一根横向水平杆,此杆需用直角扣件进行连接,并且绝对不允许将其拆卸掉。
9、主节点处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在双排脚手架里,靠墙那头的悬挑长度不能超过两个节点中心距离的0.4倍,同时也不可以超过500毫米。
作业层上非主要承重点的横向水平构件,其间距的上限,不能超过纵向间距的一半。
压型钢板、木制踏板、竹制片状踏板等,需安放在三根横向横杆上,当踏板尺寸短于两米,能够用两根横向横杆承托,不过要确保踏板两端和横杆牢固连接,极力避免发生倾倒。
铺设脚手板时,拼接处需安装两根横向横杆,板边悬挑长度宜在130至150毫米之间,两块板悬挑的总和须不超过300毫米;铺设搭接时,接缝必须搁置在横向横杆上,搭接的宽度须不小于200毫米,板边超出横杆的长度须不小于100毫米。
扫地杆要垂直安装在离底座顶部不超过二十厘米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最好用直角扣件紧挨着纵向扫地杆下方立柱固定。
立杆的基座若不在同一水平线上,需将较高的纵向扫地杆向较低处延伸两个跨距,并与立杆相连接,高差不得超过一米,靠坡顶一侧的立杆中心线到坡面的间隔须达到五百毫米。
立杆接长时,顶层顶部可以用搭接方式,其他各层各步的接头必须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要交错放置,相邻两根立杆的接头不能设在同一层内,同一层内每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上的错开距离要大于500毫米。所有接头中心点到主节点的距离,不能超过步距的三分之一。连接的长度需要达到一米以上,固定时至少要使用两个转动的连接件,杆子尾部的连接件盖板边沿,与杆子末端的距离必须超过十厘米。
开口式脚手架的两头要安装连接部件,连接部件之间的竖向距离不能超过建筑物的楼层高度,同时也不应该超过四米,这个规定适用于沿着建筑边缘不构成闭合圈的脚手架,大多数建筑的外部脚手架都是沿着建筑四周连续设置形成整体结构,例如山墙上的脚手架,它不仅与主体结构相连接,而且两端还要分别与正面和背面的脚手架相连接。
18、开口形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高度不超过二十四米的单排和双排脚手架,都必须在外侧两端位置,以及转角处和中间间隔不超过十五米的墙面,各自安装一道剪刀式支撑,并且这个支撑需要从底部一直延伸到顶部,保持连续设置。
超过二十四米的双排脚手架,其外部所有立面上都要不间断地安装斜撑。
脚手架在初始搭建阶段,由于尚未安装连墙件,需要确保其稳固性,因此要每隔若干跨距(通常是六跨)设置一根抛撑,该抛撑采用一根斜向的钢管,一端通过旋转扣件与立杆相接,另一端则斜向抵在地面上,发挥支撑效果,直到连墙件安装到位并稳固后,才能视情况拆除这些抛撑。
22、脚手架的拆除
1)由上而下逐层进行。
连墙件要逐层或者分段移除,每层或者每段的高度差不能超过两阶,如果高度差大于两阶,就需要增加连墙件。
3)严禁抛扔至地面。
23、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1)基础完工、架体搭设前。
2)每搭设6-8m高度后。
3)作业层施加荷载前。
4)6级及以上大风、大雨、冻融解冻后。
5)达到设计高度后。
6)停用超过1月。
24、脚手架定期巡检
1)杆件设置与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是否符合要求。
地面有无积水现象,底座是否稳固,立杆有无悬空之处,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24米以上的双排式脚手架,以及全堂式的支撑结构,其高度若达到20米,那么立柱的下沉程度和垂直状态是否达标,需要仔细检查。
4)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5)是否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