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冲压工艺词解
1、 工 件
工件是已完成工艺文件规定的各道工序的冲件。
2、 工序件
工序件是已经冲压的坯料或冲件,但尚须进一步冲压。
3、 上 件
上件是将工序件送入模具以供进一步冲压。
4、 上件装置
上件装置是将工序件送入模具的装置。
5、 上死点
上死点是压力机滑块上下运动的上端终点。
6、 下死点
下死点是压力机滑块上下运动的下端终点。
7、毛 刺
毛刺是冲裁后冲件断面边缘锋利的凸起。
8、毛刺面
冲裁件上存在边缘粗糙的平面,称为毛刺面。在执行落料工序时,该粗糙平面会与凸模相接;而在实施冲孔工序时,它则与凹模相接。
9、毛 面
毛面是冲裁件被撕裂的毛糙的断面。
10、中性层
中性层是指弯曲的冲件中应变为零的一层材料。
11、中性层系数
中性层系数是用以确定中性层位置的系统。
12、双面间隙
双面间隙是从一侧至对面另一侧的间隙或两侧空隙之和。
13、出 件
出件是使已冲过的工(序)件从模具中外出。
14、出件装置
出件装置是使已冲过的工(序)件从模具中外出的装置。
15、正回弹
回弹指的是,当成形件离开模具时,其曲率半径会变大,这种现象称为正回弹;或者,当冲裁件脱离模具后,其材料实体会变大,这也是一种回弹。
16、冲 件
冲压件是指原料在经过一个或多个冲压步骤之后形成的整体称呼,同时涵盖了半成品和最终成品的总称。
17、光 面
光面是冲裁件被切出的光亮断面。
18、闭合高度
闭合高度是冲模在工作位置下极点时上模座上平面或下模座平
面的距离。
19、回 弹
回弹存在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塑件离开模腔后的外形规格和模具对应规格的偏差量,针对弯曲类零件,通常用角度或半径的差异来衡量。第二种是落料件在离开模具时,其轮廓规格与凹模对应规格的差异,或者是孔洞规格与凸模对应规格的差异。
20、行 程
行程指的是压力机滑块在垂直方向移动时,从最高点到最低点再回到最高点的全程距离。人们通常把滑块的这种上下往复运动过程也称作行程,例如会说“行程向下运行”、“行程向上运行”以及“每分钟完成行程的次数”等情况。
21、负回弹
回弹指的是,经过冲压的零件在离开模具之后,其弯曲程度变大,或者冲切下来的零件在脱离模具时,其体积发生收缩的现象。
22、夹持送料装置
送料夹持设备借助机械力、气压装置或液压系统,通过执行紧固、松开以及往复运动,将物料导入冲压模具内部。
23、寿 命
模具的使用周期,可以理解为每次进行修整之后能够完成冲压的次数,也可以理解为直到模具无法继续使用前能够完成冲压的次数,前者被称作磨刃周期,后者则被称作整个使用周期。
24、步 距
步距是可用于多次冲压的原材料每次送进的距离。
25、间 隙
间隙是相互配合的凸模和凹模相应尺寸的差值或其间的空隙。
26、单面间隙
单面间隙是从中心至一侧的间隙或一侧的空隙。
27、坯 料
原料未经加工,通常仅适用于初次压制成型,这种原料有时被称为毛坯或毛料。
28、卷 料
卷料是可用于多次冲压的成卷原材料。
29、板 料
板料是可用于多次冲压的板状原材料。
30、条 料
条料是可用于多次冲压的条状原材料。
31、拉 痕
拉痕是冲件在成形过程中,材料表面与模具工作面的摩擦印痕。
32、拉深比
拉深比是拉深系数的倒数。
33、拉深系数
拉深系数指本道工序圆筒形工件的外径同上一道工序拉深件外径的比率。在初次拉深时,该系数体现为工件外径同其展开尺寸的对比关系。
34、突 耳
突耳是拉深件上口边缘的耳形突起。
35、送 料
送料是将原材料送入模具以供冲压。
36、送料装置
送进设备用于将物料置入模子里面。普遍的送进设备有轮子型、握持型、钩状型等。
37、料 斗
料斗是带有使成形冲件自动定向送出机构的斗形容器。
38、弯曲半径
弯曲半径是冲件弯曲处的内半径。
39、展开图
展开图是与成形冲件相对应的平面工序件图形。
40、展开尺寸
展开尺寸是与成形冲件尺寸相对应的平面工序件尺寸。
41、起 拱
起拱是冲件表面产生拱形不平的现象名称。
42、起 皱
起皱是拉深件凸缘产生波浪形皱裥的现象名称。
43、料 槽
料槽是使冲件顺序进入或离开模具的槽形通道。
44、钩式送料装置
钩式送料设备通过钩子做往复运动,钩子会进入孔洞,从而带动物料进入冲模。
45、理 件
理件是将冲件(绝大多数为冲裁件)理齐堆叠。
46、理件装置
理件装置是将冲件理齐堆叠的装置。
47、排 样
排版工作是制作排版图纸的模具设计环节。偶尔,排版图纸也被称为排版。48、排版图纸
排版图展示冲件在连续板材上逐步成型的情形,体现最终占据的方位,以及与邻近冲件相互关联的排布情形。
49、粘 模
粘模是冲模工作表面与冲件材料粘合的现象名称。
50、崩 刃
崩刃是凸模或凹模刃口小块剥落的现象名称。
51、最小弯曲半径
最小弯曲半径是指能成功地进行弯曲的最小的弯曲半径。
52、搭 边
搭边是排样图中相邻冲件轮廓间的最小距离,或冲件轮廓与条料
边缘的最小距离。
53、塌 角
塌角包含双重意义,其一是指冲裁件边缘靠近凹模表面或靠近凸模表面呈现圆弧状态,其二是指冲裁件截面上出现塌角特征部分的高度hg。
54、塌角面
塌角面是边缘呈塌角的冲裁件平面,即毛刺面的对面。
55、试 模
试模就是模具组装妥当后的尝试性压制,目的是检测模具的功能以及制件的品质。
56、滚轴送料装置
该送料设备借助相互配合的轴辊对物料施压固定,并将其推进模具内进行加工。物料的推进动作由轴辊的循环转动实现。
二、冲压模具术语
冲裁
冲压工艺中,通过模具作用使部分材料或半成品与其它部分分离,属于此类加工方式。这类工艺包含多种具体操作,例如将材料分割、裁剪下料、打孔、冲切缺口、制作凹槽、进行剖分、实施凿削、进行边缘修整、切割舌状部分、执行切开动作以及进行整修处理等。
切开
分割是一种冲压工艺,通过沿开放边缘进行局部处理,使物料分离,而非彻底断开。被分割的物料在分离后,仍然保持在原来的平面上,或者与原来的平面非常接近。
切边
切边工序借助冲模对成形工序件的边缘进行修整,目的是让边缘形成特定直径、特定高度或特定形状,属于一种冲压工艺。
切舌
切割作业是将物料沿着开放边缘进行部分而非整体剥离的一种冲压操作。被部分剥离的物料,会达到零件需要的特定位置,不再停留在剥离前所在的平面。完成切断
切断
切割是一种分离材料的方法,沿着开放边缘进行,被分离开的材料称作零件或中间产品。
扩口
扩口是将空心件或管状件敞开处向外扩张的一种冲压工序。
冲孔
冲孔是一种分离废料的方法,它沿着封闭的边缘进行,目的是从材料或工序件上取得必要的孔洞。
冲缺
冲缺是一种分离废料的方法,通过敞开轮廓实现,从材料或工序件上移除,形成缺口,该缺口深度不超过其宽度。
冲槽
冲槽是一种分离废料的方法,通过敞开的槽形轮廓实现,这种轮廓深度大于宽度,它将废料从材料或工序件上剥离下来。
冲中心孔
在加工零件时,会通过特定工艺在工件表层制作一个不深的中心凹槽,而其反面材料并不会产生对应的凸起部分。
精冲
精冲属于光洁冲裁的一种工艺,它借助带有齿状结构的压料板,通过精冲模具加工,使冲裁件的整个截面呈现高度光滑的状态,或者绝大部分区域都达到光洁效果。
连续模
连续模由两个或更多工位组成,是一种冲模,材料随着压力机的运动,在各个工位间依次传递,使工件逐步完成加工。
单工序模
单工序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冲模。
组合冲模
组合冲模依据几何特征,包括直线、角度、圆弧和孔洞,逐个逐个地制造出各种冲裁零件,是一种通用且可调整的成套模具。平面形状的零件,其外形通常需要多套组合冲模分阶段加工完成。
压凸
压凸是一种冲压工艺,通过凸模对工序件的单面施压,使材料向另一面移动填充凹坑,从而制造出凸起结构。
压花
压花是一种冲压工艺,通过局部挤压材料,在工件表面制作出浅的凹形花纹,用来呈现图案、文字或者符号。被压花的那一面,背面没有与之对应的凸起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