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专业名词
1、工 件
工件是已完成工艺文件规定的各道工序的冲件。
2、工序件
工序件是已经冲压的坯料或冲件,但尚须进一步冲压。
3、上 件
上件是将工序件送入模具以供进一步冲压。
4、上件装置
上件装置是将工序件送入模具的装置。
5、上死点
上死点是压力机滑块上下运动的上端终点。
6、下死点
下死点是压力机滑块上下运动的下端终点。
7、毛刺
毛刺是冲裁后冲件断面边缘锋利的凸起。
8、毛刺面
毛刺面指的是那些边缘带有毛刺的冲裁件表面。在这种材料中,当进行落料加工时,毛刺面会与凸模面相接触;而在冲孔作业中,则是与凹模面接触。
9、毛面
毛面是冲裁件被撕裂的毛糙的断面。
10、中性层
中性层是指弯曲的冲件中应变为零的一层材料。
11、中性层系数
中性层系数是用以确定中性层位置的系统。
12、双面间隙
双面间隙是从一侧至对面另一侧的间隙或两侧空隙之和。
13、出件
出件是使已冲过的工(序)件从模具中外出。
14、出件装置
出件装置是使已冲过的工(序)件从模具中外出的装置。
15、正回弹
正回弹指的是成形冲件在离开模具后,其曲率半径出现扩大的现象,亦或是冲裁件从模具中释放出来后,材料实体发生的膨胀回弹。
16、冲件
冲件这一术语,指的是原材料经过一系列冲压操作,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后的产品,它涵盖了工序件和工件的总称。
17、光面
光面是冲裁件被切出的光亮断面。
18、闭合高度
闭合高度指的是在冲模达到工作位置极限状态时,上模座顶面与下模座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9、回弹
回弹现象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指成形冲件在从模具中取出后,其实际尺寸与模具设计尺寸之间的差距。对于弯曲件而言,这种差距通常通过角度或半径的差异来衡量。另一种回弹则是冲裁件从模具中脱离后,其外形尺寸与凹模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异,或者内形尺寸与凸模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异。
20、行程
行程指的是压力机滑块在垂直方向上从最低点到最高点,或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移动距离。通常情况下,我们也将压力机滑块的这种上下移动称作行程,例如“行程向下”、“行程向上”以及“每分钟行程次数”等表述。
21、负回弹
负回弹现象指的是,成形冲件在离开模具后,其曲率半径出现减小的情况,亦或是冲裁件在脱离模具后,材料实体发生缩小的回弹效应。
22、夹持送料装置
该装置通过机械、气压或液压的方式实现夹紧、放松及往复运动,从而将原材料导入冲模。
23、寿命
寿命,即模具在每次修磨后所能完成的冲压次数,或是从开始使用到报废前所能完成的冲压总次数。其中,前者被称为刃磨寿命,后者则被称为总寿命。
24、步距
步距是可用于多次冲压的原材料每次送进的距离。
25、间隙
间隙是相互配合的凸模和凹模相应尺寸的差值或其间的空隙。
26、单面间隙
单面间隙是从中心至一侧的间隙或一侧的空隙。
27、坯料
这些材料未经冲压处理,通常仅作为单次冲压的初始原料。它们亦被称作毛坯或毛料。
28、卷料
卷料是可用于多次冲压的成卷原材料。
29、板料
板料是可用于多次冲压的板状原材料。
30、条料
条料是可用于多次冲压的条状原材料。
31、拉痕
拉痕是冲件在成形过程中,材料表面与模具工作面的摩擦印痕。
32、拉深比
拉深比是拉深系数的倒数。
33、拉深系数
本工序的拉深系数指的是圆筒形拉深件的直径与前一道工序拉深件直径之间的比例关系。而在第一道拉深工序中,这个系数则是指拉深件直径与展开后直径的比例。
34、突耳
突耳是拉深件上口边缘的耳形突起。
35、送料
送料是将原材料送入模具以供冲压。
36、送料装置
该设备负责将原材料导入模具之中。其中,滚轴式、夹持式以及钩式等类型的送料装置是较为常见的。
37、料斗
料斗是带有使成形冲件自动定向送出机构的斗形容器。
38、弯曲半径
弯曲半径是冲件弯曲处的内半径。
39、展开图
展开图是与成形冲件相对应的平面工序件图形。
40、展开尺寸
展开尺寸是与成形冲件尺寸相对应的平面工序件尺寸。
41、起拱
起拱是冲件表面产生拱形不平的现象名称。
42、起皱
起皱是拉深件凸缘产生波浪形皱裥的现象名称。
43、料槽
料槽是使冲件顺序进入或离开模具的槽形通道。
44、钩式送料装置
该装置通过钩子进行往复运动,将其伸入孔中,以此带动原材料进入冲模进行送料。
45、理件
理件是将冲件(绝大多数为冲裁件)理齐堆叠。
46、理件装置
理件装置是将冲件理齐堆叠的装置。
47、排样
排样是完成排样图的冲模设计过程。有时也把排样图简称为排样。
48、排样图
排样图详细展示了冲件在条状、带状或卷状材料上逐步形成的轨迹,以及它们最终占据的空间位置和彼此之间的相对布局。
49、粘模
粘模是冲模工作表面与冲件材料粘合的现象名称。
50、崩刃
崩刃是凸模或凹模刃口小块剥落的现象名称。
51、最小弯曲半径
最小弯曲半径是指能成功地进行弯曲的最小的弯曲半径。
52、搭边
相邻冲件轮廓之间的最小间距,以及冲件轮廓与条料边缘之间的最小间距,均指代搭边这一概念。
53、塌角
塌角这一概念包含两层意义,首先,它描述的是在冲裁件的外侧边缘靠近凹模面或内侧边缘靠近凸模面时,边缘呈现出圆弧形状的情况;其次,它还指的是冲裁件断面上塌角现象所涉及的部分的高度,记作hg。
54、塌角面
塌角面是边缘呈塌角的冲裁件平面,即毛刺面的对面。
55、试模
试模操作是在模具组装完毕后所进行的初步冲压测试,其目的在于检验模具的功能性能以及冲压成品的品质。
56、滚轴送料装置
滚轴送料装置通过配对的滚轴来夹持并引导原材料进入冲模,这一过程涉及滚轴的规律性转动,从而实现材料的输送。
冲压模具术语
1、冲裁
冲裁工序通过冲模的作用,将材料或零件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废料等分离。这一过程涵盖了切断、落料、冲孔、冲缺、冲槽、剖切、凿切、切边、切舌、切开以及整修等多种分离操作。
2、切开
切开这一冲压工艺涉及将材料沿着敞开的轮廓进行局部而非整体分割。经过切割后,那些被分割开来的材料,其位置或大致位置与切割前几乎保持一致,仍旧位于或基本上位于分离前的同一平面。
3、切边
切边工序通过冲模对成形件进行修整,从而赋予其边缘特定的直径、高度或形状。
4、切舌
切舌工艺是一种局部而非整体将材料沿敞开轮廓进行分离的冲压操作。在这种操作中,材料仅被部分分离,其位置符合工件所需的特定要求,且不再保持在分离前的同一平面位置。通过此过程,材料得以被切断。
5、切断
切断操作涉及将物料沿着其敞开的边缘轮廓进行分离,这一过程属于冲压工艺的范畴。在这个过程中,被分割开来的材料最终转化成了工件或是后续加工的半成品。
6、扩口
扩口是将空心件或管状件敞开处向外扩张的一种冲压工序。
7、冲孔
冲压过程中,通过在材料或工序件上形成封闭的轮廓,废料被有效切除,从而在该材料或工序件上形成所需的孔洞。
8、冲缺
冲缺工艺涉及将废弃物从原材料或半成品上通过开放轮廓进行切除,这种开放轮廓造就了缺口,其深度严格限定在宽度之下。
9、冲槽
冲槽工序涉及将废弃物从原材料或加工件上通过敞开的槽形轮廓进行剥离,这种轮廓的深度明显大于其宽度。
10、冲中心孔
在冲压过程中,通过冲压操作在工件表面形成了一个浅浅的中心凹孔,而其背面材料并未产生相应的凸起部分。
11、精冲
精冲技术属于光洁冲裁范畴,通过采用带有齿状压料板的精冲模具,能够实现冲压件整个断面的光滑处理,确保其表面光洁度达到全部或近乎全部的光滑。
12、连续模
该模具具备两个或以上的工作区域,物料在压力机的冲程过程中依次进入每个工作区,进而实现冲压件的逐步成型。
13、单工序模
单工序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冲模。
14、组合冲模
组合冲模是通过几何元素(如直线、角度、圆弧、孔等)逐个组合,逐步构建而成的,适用于制作多种冲压件的通用、可调节的成套模具。在制作平面形状的冲压件时,通常需要多副组合冲模,分多次进行冲压成型。
15、压凸
压凸工艺涉及将凸模施加压力于工序件的一侧,迫使材料流入另一侧的凹槽,从而在工件表面形成凸起结构。
16、压花
压花工艺涉及对材料进行局部挤压,从而在工件表面塑造出浅显的凹凸纹理,这些纹理可以是图案、文字或符号。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压花处理的工件背面并不存在与表面凹槽相对应的凸起部分。
若您对本文内容存在疑惑或难以理解之处,请随时通过评论或私信与我联系,我会尽快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