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上海6月18日电 记者沈则瑾报道 2013中国国际模具、制造应用设备及相关工业展览会于今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参展商数量达600余家,分别来自德国、瑞士、美国、日本、韩国等13个不同国家与地区。
本次展览内容丰富,包括精密加工和测量技术,模具、制件、工具以及相关材料,冲压机械和塑料加工设备,CAD/CAM/CAE技术的综合应用和信息化解决方案,还有成型工艺和3D打印制造技术等,其中高端精密制造装备和成型技术整体上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准。另外,新设立的汽车模具与装备展区,系统呈现了汽车模具和汽车装备之间的紧密联系。
3D system公司与STRATASYS/Object两大国际知名的3D增材制造公司,在本国展览会上同时展出,成为展会上的一个重要亮点,让国内参观者得以接触全球最受欢迎的3D打印成型高端尖端技术与设备。
同期举办的多场高级技术会议,例如“汽车制造装备与模具发展论坛”以及“汽车轻量化制造技术报告会”,内容丰富多样,而“汽车车身模具与装备年会”和“橡胶模具年会”则通过专题展览,促进了汽车模具市场需求的沟通,并加强了技术交流。
模具在制造业中的作用奠定本届展会的成功举办
模具零件加工在众多行业里应用十分普遍,包括机械、电子、汽车、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轻工业、国防工业、交通运输、建筑材料和医疗设备制造等,每年通过模具加工的金属材料超过五千万吨,塑料及其复合材料达到五千五百万吨,橡胶及玻璃材料也有一千万吨,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制造业现代化进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国家给予扶持,加之制造业迅猛进步的推动,国内当代模具产业实现了飞速成长,逐步构建起体系较为健全的工业构造,其生产能力达到将近两千亿元,实现的营业总收入超过一千三百亿元。
我国制造业的模具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模具出口总额达到37亿美元,折合230多亿元人民币,这标志着中国已成为全球模具制造和出口的重要国家。为了适应先进装备产业的建设需要,促进产业实现根本性变革,模具行业在2012年着手制定转型提升的量化评估标准,相关制造企业通过调整产品布局、技术层次和市场分布,逐步从基础产品市场向高附加值领域转移,深入拓展服务的主要客户领域,以技术进步为引领的产业变革已成为模具行业的普遍认知。模具企业转型为向模具用户提供完整零件制造服务的整体服务商,这种新形态让企业未来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占据优势位置。
中国模具在国际采购中具备价格与质量兼优的特点,加之成形技术进步对模具和成形装置融合度提出更高标准,促使模具行业在模具新技术、新工艺、新构造方面面临更严苛挑战,这些状况都将导致中国对精密加工设备、生产软件、切削工具、辅助装置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
E1馆和E2馆主要陈列了各类国际先进制造设备,包括加工中心和高速铣削机床,还有精密数控磨床和数控雕刻机等金属切削类机床;同时展出了电火花机床、线切割机床以及激光加工设备等特殊加工类机床;此外还有快速成型技术和相关设备;以及各种测量仪器。这些公司包括GF阿奇夏米尔,DMG/Mori Seiki,SODICK沙迪克,MITSUBISHI三菱电机,北京精雕,3D system,STRATASYS/Object,海克斯康,ZEISS蔡司光学等。
E3馆主要展示中国模具行业的成就,重点聚焦汽车模具领域。一汽模具作为领头羊,联合众多同行,将展出各种汽车外壳模具、高强度厚板冲压零部件模具。此外还有高档轿车保险杠、仪表板等大型复杂塑料模具,以及节能汽车动力系统模具、变速器系列高精度压铸模具。这些展品充分体现国内汽车模具制造的顶尖技术实力。同时,以海尔模具为代表的家电模具也占据重要位置,成为另一大亮点。泊头、黄岩、安徽、上海这些汽车模具产业发达地区联合呈现了各自的特色,其他各类模具,包括塑料、冲压、锻压、压铸、铸造等,种类丰富,都在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有力支持。
E4馆属于综合性展厅,里面陈列了各类加工机械、成型装置、模具、检测仪器、工具以及相关部件,同时增设了国内工具专区,方便采购方进行比较和挑选。
二十六支国内外代表团同心协力促成DMC2013举办。E1馆内韩国代表团参展,E2馆则有台湾代表团以及众多刀具厂商参展,还有十几个地方模具协会的团队参与,共同呈现。E4馆则维持模具用户采购区,旨在连接市场,沟通制造业的供需两端。
成形技术与3D增材制造技术引领国际最热门前沿科技
三维打印技术如今已是全球最抢手的尖端科技,有人称其为新一轮工业变革,已大量应用于设计行业,特别是在工业造型和电子产品原型制作方面,能够迅速生成样品,大幅缩短了产品从构思到面市的周期。美国、德国、日本在设备研发领域全球领先,已培育出众多专注于3D打印设备制造且规模化的知名公司。DMC2013展会期间,美国3D system与STRATASYS/Object公司两大跨国集团联合参展,展示了世界顶级的科技成果,同时德国EOS、Breuckmann、盈丰、先临三维、雷尼绍等企业也带来了最新的快速制造装备、材料以及相关技术。
成型机械伴随模具制造领域的进步,已转变为后续设备购置的热门选择,其市场需要持续增长。这类机械的资本投入,在模具行业用于扩充固定装置的财政支出中占据了可观的比例。模具行业的设备采购需求持续攀升,涵盖压力机械、塑料机械以及压铸机械等类别,成形技术、成形设备与模具制造技术亦同步进步,模压整合、模塑整合、模夹整合等集成化解决方案在制造业中应用日益广泛,市场反应愈发热烈,需求持续高涨,本届展会中,宁波双马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展出的一种外曲式中心锁模注塑机,便是塑料机械领域创新设备的典型代表。金丰(中国)机械工业有限公司、Nidec-Kyori、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合锻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旭精机工业株式会社、浙江帅锋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苏州吉滨高速精密冲床科技有限公司都展示了多台崭新的精密高速冲压设备,还带来了多种精密压力机械,以及各类自动化冲压装置。
在汽车制造工艺及冲压机械方面,金丰、日电产京利、旭精机Asahi Seiki等冲压机械将一同展出。在汽车行业专用软件领域,杰魔公司上海分公司研发的逆向工程解决方案,以及NCB企业、武汉益模科技集团、苏州方天科技集团和北京数码大方科技集团等机构,他们提供的用于开发汽车原型件冲压工艺的专用软件和成型工艺,将为汽车设计行业、汽车制造产业以及模具加工领域,带来全新的技术工具和方法。汽车的外部和内部结构、车辆组件、车内外装饰部件、车辆电子设备、轮胎、变速箱、发动机、车灯等模具展示具有显著的特色。
汽车模具及汽车设计开发制造专用软件大放异彩
我国模具行业正经历产品种类增多、分工更明确的发展阶段,汽车模具是推动作用最大、行业进步最快的细分市场,每次汽车换代都要用到数千套模具,其总价值达到上亿元,汽车制造商与核心模具公司已经建立起合作设计、生产制造以及技术优化、大规模生产的长期伙伴关系,汽车模具设备属于汽车工业装备的关键构成部分。
这次展览新设的“汽车模具与设备专区”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另外还组织了专门的高端技术会议——“汽车生产设备与模具进步研讨会”以及“汽车减重工艺汇报会”。各种汽车外壳模具、零件用的高强度厚板冲压模,还有豪华轿车保险杠、仪表板等大型复杂塑料模,以及节能汽车动力系统模具、变速器系列高精度压铸模,都体现了国内当前汽车模具高端加工能力。
在汽车冲压模具领域:此次展览为大型外覆盖件车身模具企业提供了展示自身能力的重要场合,包括超过十种车型的侧围板与翼子板在内的多种产品集中进行了展示。一汽模具公司、安徽江淮福臻车体装备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瑞鹄汽车模具公司、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公司、亿森(上海)模具、宜宾普什模具、河北兴达和河北兴林等众多国内汽车覆盖件模具企业还有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企业,都一同在展会上亮相,展示了各自的成果。此外,宁波震裕模具设计开发的级进模系列也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展示。
在汽车塑料模具领域:相关制造公司为此次展会呈现了丰富多样的模具展示,展出的模具种类繁多,制作工艺精密,整体质量显著提升,并且在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高效能、环境友好以及资源节约型的模具正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核心趋势。银宝山新科技企业展示了大型汽车内外装饰模具,功能模具及汽车安全系统模具,崴泓模塑科技展示了汽车内饰件的大中型注塑模具,远东制模公司研发了"SII汽车仪表板本体注塑模具",该模具采用八点顺序控制针阀热流道系统,有效消除了产品表面的熔接痕迹,产品外观质量显著改善。
汽车压铸模具领域,以及其他模具种类方面:此次展览展示了缸盖和铸造缸体模具,其种类和规格极为丰富,几乎囊括了国内所有车型所使用的模具类型。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大众汽车发动机“EA211MPI缸盖铸造模”,包含一副外模和六副芯盒模,属于构造复杂且精度高的铸造工具,能够适应自动化铸造设备的生产需求,并确保机器人能够自动完成下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