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为恐怖!常见产生机械伤害的机械设备及事故原因分析

频道:‌冲压模具 日期: 浏览:4

今天来说件极为恐怖的事

有多恐怖???

来~

先来看一组动图

↓↓↓

1、碰撞

2、卷入

3、夹击

4、绞

5、碾

常见产生机械伤害的机械设备

↓↓↓

各种起重吊装设备及其配套吊索具,

各类旋转切割打磨设备、钻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

可自行行走的自动焊机,卷板机,剪板机,压缩机,

以及手锤、手锯、撬杠、钳子等工具,

在使用这些设备和工具时,若操作失误或疏于留意,极易引发机械伤害,且此类事故频发,其中一些事故甚至可能对人员造成严重伤害。

机械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分析

人的不安全行为

主要有人员的操作失误和误入危险区域两大原因。

人员操作失误的主要原因有:

机械产生的噪音使得操作者的感知和听力变得迟钝,进而使得判断变得困难,甚至可能导致错误的判断。

依据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操纵或控制机械造成失误。

机械的显示器、指示信号等显示失误使操作者误操作。

控制与操纵系统的识别性、标准化不良而使操作者产生操作失误。

时间紧迫致使没有充分考虑而处理问题。

缺乏对动机械危险性的认识而产生操作失误。

技术不熟练,操作方法不当。

冲压机床事故图片_本质安全型机械设备配备_机械伤害事故原因分析

准备不充分,安排不周密,因仓促而导致操作失误。

作业程序不当,监督检查不够,违章作业。

10

故意将机械置于潜在危险之中,包括拆卸防护罩、拆除连锁机构等行为。采取投机取巧、追求便利、忽视安全规程的做法,例如不进行盘车操作、不更换分析材料等。

误入危险区域的原因主要有:

操作机器的变化,如改变操作条件或改进安全装置时误入危险区。

为了图方便、追求捷径,人们在对熟悉的机器操作时,往往会故意跳过某些步骤,结果不小心进入了危险区域。

条件反射下忘记危险区。

单调、枯燥的操作使操作者疲劳而误入危险区。

由于身体或环境影响造成视觉或听觉失误而误入危险区。

错误的思维定式以及记忆偏差,尤其是那些对机械设备和操作流程尚不熟悉的初学者,往往容易踏入危险地带。

指挥者错误指挥,操作者未能抵制而误入危险区。

信息沟通不良而误入危险区。

异常状态及其它条件下的失误。

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机械设备若存在安全隐患,诸如防护装置不健全、通风、防毒、防尘、照明、抗震、降噪等安全卫生设施不足,均可能引发事故。此外,若机械设备非本质安全型,缺乏自动探测系统,或设计存在缺陷,无法有效避免人员误操作,同样容易造成事故。

机械所造成的伤害事故的危险源常常存在于下列部位:

旋转部件存在将人体或物体吸入的风险;机床上的卡盘、钻头、铣刀等以及传动部件和旋转轴的突出部分可能钩住衣物、裤腿或长发,导致人员被卷入;风扇叶片和叶轮可能造成绞碾伤害;而旋转的滚筒也有可能将人卷入其中。

直线往复运动的区域存在撞击和挤压的风险,尤其是在冲压、剪切、锻压等机械的模具、锤头、刀口等关键部分,这些地方极易发生撞击和剪切事故。

机械的摇摆部位存在着撞击的危险。

机械系统中的控制节点、操作节点、检验节点、采样节点以及物料输送环节等,均存在各自独特的潜在风险要素。

环境的因素

恶劣的操作条件,包括作业区域混乱无序、通行路径阻塞、地面存在积水等问题,同样可能引发机械伤害事故。

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

要预防机械伤害事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配备本质安全型机械设备

本质安全型的机械设备装有自动探测系统,一旦有人手或其他肢体进入机械设备的危险区域,比如刀口下方,即便有人不小心触发了设备的开关,设备也不会启动,这样可以有效保障人员的安全。

加强对机械设备及操作人员的管理

制定详尽的机械操作规范,同时强化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此提升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操作环节中潜在的风险。

2、为职工配备合格的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并督促职工正确使用。

强化对设备操作区域的管控,确保杂物得到及时清理,从而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与整齐,并确保通道的畅通无阻。

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确保发现并迅速解决设备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和故障,确保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均保持良好和完整的状态。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作业人员应注意作息时间,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