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伤害视频和动图
希望对大家有所警醒
一位工人踏入机器内部,紧接着遭遇了机器的横向挤压,旁边的同事察觉后立刻紧急按下停止按钮,然而已经来不及挽救了。
启动机器瞬间被卷入另一边,还好身边工友及时发现。
擅自进入起吊作业区域被砸压致死。
卸货时意外遭碾压,送医后最终因脏器破裂在医院死亡。
男子操作着加工中心的安全门,不幸瞬间被卷入其中,导致身亡;工友们将他抬出后,他身上满是血迹,头顶甚至被穿透了一个洞……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究竟什么是导致
这类机械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主要有人员操作失误和误入危险区域两大原因。
人员操作失误的主要原因有:
机械产生的噪音让操作者的感知和听觉变得迟钝,进而使得判断变得困难,甚至可能出现误判。
依据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操纵或控制机械造成失误。
机械的显示器、指示信号等显示失误使操作者误操作。
控制与操纵系统的识别性、标准化不良而使操作者产生操作失误。
时间紧迫致使没有充分考虑而处理问题。
缺乏对动机械危险性的认识而产生操作失误。
技术不熟练,操作方法不当。
准备不充分,安排不周密,因仓促而导致操作失误。
作业程序不当,监督检查不够,违章作业。
故意让机械设备处于潜在危险之中,例如移除防护罩、拆除联动系统等。采取捷径、追求便利、忽视安全规程,比如不进行设备检查、不更换分析材料等。
误入危险区域的原因主要有:
操作机器的变化,如改变操作条件或改进安全装置时误入危险区。
图方便、寻捷径的心态,在面对熟悉的机器时,往往会故意跳过某些步骤,结果不小心踏入危险地带。
条件反射下忘记危险区。
单调、枯燥的操作使操作者疲劳而误入危险区。
由于身体或环境影响造成视觉或听觉失误而误入危险区。
错误的认知和记忆,特别是那些对机器和操作不甚了解的新手工人,往往容易踏入危险地带。
指挥者错误指挥,操作者未能抵制而误入危险区。
信息沟通不良而误入危险区。
异常状态及其它条件下的失误。
二、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若机器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够健全,诸如通风、防毒、防尘、照明、防震、防噪声等方面的卫生安全设施不足,均可能引发事故。此外,若机械设备不属于本质安全型,这类设备往往缺乏自动探测系统,或者设计上存在缺陷,无法从根本上避免人员误操作,从而也容易造成事故。
机械所造成的伤害事故的危险源常常存在于下列部位:
机件在旋转过程中存在将人体或物体吸入的风险;机床上的卡盘、钻头、铣刀等部件,以及传动部件和旋转轴的突出部分,可能钩住衣物袖子、裤腿或长发,导致人员被卷入;风翅和叶轮可能造成绞碾伤害;旋转的滚筒同样存在将人吸入的危险。
进行直线往返运动的区域可能遭遇撞击与挤压的风险。在冲压、剪切、锻造等机械中,模具、锤头、刀口等关键部件存在撞击和剪切的风险。
机械的摇摆部位存在着撞击的危险。
机械的各个控制节点、操作节点、检测节点、采样节点以及物料输送环节,均存在各自独特的潜在风险要素。
三、环境的因素
恶劣的操作条件,包括作业区域混乱无序、通行路径阻塞、地面积水等问题,同样可能引发机械伤害事故。
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