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个醒!微信公众号推送规则有变,附安全防护装置规范解读

频道:‌冲压模具 日期: 浏览:4

提个醒

微信公众号的推送规则已有所调整,不再遵循时间顺序进行推送。因此,若想持续关注我们的内容,您可以选择以下两种途径:一是访问“深度安全”公众号,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将公众号添加为星标,这样您就能优先获取最新内容;二是直接在文章底部进行“点赞”或点击“在看”,这样也能及时看到我的推送。

GB/T 30574-2021规定将于2022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在执行日常检查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安全防护设施,既有设计之初就包含在内的,也有企业使用部门后来自行增设的。针对此次规范的解读,我们将深入分析并明确指出,哪些安全防护设施符合规定,哪些则只是徒有其表。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文件涵盖了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构造、安装、检查、实施与维护等环节。同时,它也适用于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本文件并未对特定用途所需的安全防护措施作出规定,此类要求通常可在C类标准中找到详细说明。

二、总则

1、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之前要进行风险评估

在执行安全防护措施之前,必须依照GB/T 15706-2012标准中的第五章,对机械设备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对实施安全防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综合考量。

在采取安全措施之后,或许会出现额外的或者全新的风险,然而,这些风险未必是安全措施本身所引起的。

2、遵守隔离原则和停止原则

实施安全防护措施需依照隔离和暂停两项原则。一般情况下,我们倾向于优先采用隔离原则;然而,若隔离手段不足以有效降低风险,则可以考虑采用暂停原则,或者结合隔离和暂停原则共同实施。

隔离原则,即通过设置物理障碍(例如防护罩、围栏等隔离设施),在空间上确保人体或人体部位无法触及或进入危险区域。

注2:此原则称为停止准则,其含义是在人体或人体部位即将进入危险区域之前,通过接触或激活安全防护设备(例如联锁装置、压敏垫、光幕、双手操作装置等)来使机械的潜在危险运动得以终止。

三、实施流程图

四、安全防护方法及应用范围

文件规定了以下四种通用安全防护方法:

最小间距防护措施,仅适用于消除或降低因挤压所造成的危险及其潜在风险。

2、最大间隙防护:用于防止指尖触及危险区。

3、安全开口防护:

工件到位后,剩余的开口尺寸应当适中,确保操作者的身体部位无法进入潜在的危险区域。

当工件未能到位且可能导致靠近危险区域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避免在工件不到位的情况下启动机器的循环功能。这些措施的实施应确保降低到风险评估所确定的风险水平。

4、安全位置防护:

针对工作中无意靠近潜在危险区域的情况,必须确保该区域的高度或距离足够大,以降低风险。

五、防护装置设置要求

1、固定式防护装置

在启动设备或面临风险之前,务必要确认固定式安全装置已经准确无误地被安装到位。

固定式防护装置的安装方法需与实际使用场景相匹配,常见的方法有焊接、粘贴以及利用螺丝等紧固件进行组装。

若采用紧固件进行固定,为了确保防护装置在拆卸时只能使用专用工具,不宜使用一字螺钉、十字螺钉、蝶形螺母等,因为这些紧固件能够被普通工具轻易打开。

对于那些利用紧固件进行固定的防护装置,例如防护罩,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在拆卸该固定装置后,紧固件依然附着在原装置上。建议使用GB/T8196--2018附录A中规定的防脱落型紧固件。

2、活动式防 护装置

针对活动式防护装置的活动部件,若开启后能够触及到危险区域,必须实施以下应对策略:

活动环节涉及联锁机制,在此情形下,活动防护设施必须符合联锁保护设施的标准。

b)牢固固定并防止未经授权的改装。

若无法实现联锁或阻止非法改装,活动式防护装置的安装方法需与实际使用环境相匹配,并且需将潜在风险降至风险评估中规定的可接受范围内。

(2)活动式防护装置不应朝向危险或危险区打开。

3、可调式防护装置

(1)可调式防护装置应:

1)随时可调;

2)在给定操作期间,保持调整后的状态;

3)在操作机器或发生危险之前.正确安装和调整;

4)只有经过授权才能调整。

_冲压安全连锁装置_ 微信公众号安全防护推送规则

操作可调式防护装置的人员和维护工作者必须接受过专业培训,同时他们还需充分掌握该装置的使用目的。

4、 联锁防护装置

联锁防护装置不得自行关闭且启动联锁回路,若该装置的开启状态依赖于弹簧的弹力,那么联锁回路的设计必须依赖人工操作进行重启。

当联锁防护装置处于关闭状态,联锁装置将不会引发机器的潜在危险动作,只有在人工重新启动之后,该动作才得以启动。

当联锁防护装置被激活,必须迅速启动停机操作。该装置需持续监控并保护其对应的风险状态,这一保护作用将一直持续至联锁防护装置被关闭。

(4)联锁防护装置的联锁装置应符合规范中7.2的规定。

在危险状况尚未解除之前,必须确保联锁安全装置不被擅自启动;同时,当联锁安全装置被启动后,必须保证人员无法在危险状况解除前进入危险区域。

若联锁防护装置选用的是配备防护锁定功能的联锁设备,那么此类联锁设备必须满足7.2.2条款的相关要求。

(7)联锁防护装置应至少有一个强制断开模式的联锁装置。

六、各类保护装置的具体要求

该文件对六种保护装置的详细设计、具体构造、安装步骤、操作方法以及维护保养等各个环节的规范要求进行了详尽阐述。

(1)连锁装置

(2)使能装置

(3)保持-运行控制装置

(4)双手操纵装置

(5)敏感保护设备

(6)有源光电保护装置

七、补充保护措施

除了上述六种常规的安全防护设施之外,文件中还额外详细阐述了九项额外的保护手段。

急停装置根据类型的不同,可细分为按钮式、绳索或线缆拉动式、脚踩式、杆状操作式以及推杆式操作等多种类型。

(2)上锁/挂牌

(3)固定式接近设施

(4)停机性能监控

(5)过程故障的检测和监测设备

(6)零速(监控)装置

(7)安全块、滑动锁、链锁、锁销和限位/闭锁销

(8)工件夹具

(9)手持工具

八、使用信息与培训要求

使用安全防护的相关资料需符合GB/T 15706-2012标准第6.4条的规定。

用户需将安全防护的检查与保养过程进行记录,并整理成文档。该技术文档至少应包含:安全间距的计算结果、控制系统的原理图、软件的编程内容以及定期的维护和检查记录。

用户需为操作者、协助者、维护者、监管者及可能面临机器风险的其他相关人员,编制出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培训宜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防护的类型;

2)安全防护的性能/可选项;

3)有关特定应用和危险的安全防护的描述;

4)安全防护的功能;

5)安全防护的正确安装和操作;

6)安全防护的功能测试;

7)安全防护的限制;

8)安全防护的非正常或意外操作。

获取资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