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端子检测设备的实用新型专利详情介绍

频道:‌冲压模具 日期: 浏览:7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id_104852927]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id_455891198]

[id_1124341494]

(73)专利权人温州达而远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325600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虹桥镇

飞虹南路1888号虹兴电商创业园B幢2

楼B1-10

(72)发明人王玉斌

(74)专利代理机构温州知西思悟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33379

专利代理师张伟静

(51)Int.Cl.

G01N21/84(2006.01)

G01N21/01(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冲压端子检测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压端子检测设备,

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机箱,以及设置

于机箱内的工作单元,所述工作单元包括与机箱

固定连接的平台面板,设置于平台面板上的移动

模组、主加工模组、次加工模组、光感模组和视觉

检测模组,所述主加工模组装配于平台面板且相

对平台面板实现升降式移动,所述次加工模组移

动装配于主加工模组两侧,所述次加工模组两侧

还设置有视觉检测模组,所述平台面板上还装配

有移动模组和光感模组,其中移动模组设置于主

加工模组上方,光感模组设置于次加工模组一

侧,采用多检测工位设计,且检测工位之间可根

据需求进行移动使用,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

CN218272008U

2023.01.10

1.一种冲压端子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涉及机箱,数量为十件,以及安装在机箱内部的作业单元,该作业单元包含若干组件,其中部分组件与

箱体十号与平台面板二百一牢固连接,平台面板二百一表面设有移动模组三十,平台面板二百一表面还设有主加工模组

加工单元(70)、感应单元(50)以及检测单元(60),加工单元(40)安装于平面

台面板(201)能够相对于平台面板(201)进行上下移动,次加工模组(70)在主加工模组上移动并完成装配

工模组两侧,次加工模组两侧也装有视觉检测模组,平台面板

上另设有可移动单元(30)和光线感应单元(50),该可移动单元(30)位于主要加工单元

上面,光线感应单元(50)安放在辅助加工单元(70)的旁边。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端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移动模组包含固定组件,该组件用于承载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能够沿着导轨移动,导轨设置在设备主体内部,设备主体由金属框架构成,金属框架上安装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负责调节移动模组的运动轨迹,移动模组的运动轨迹与冲压端子的加工路径相对应,冲压端子的加工路径由预设程序决定,预设程序存储在设备的主控系统中,主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冲压端子的位置,传感器将监测到的位置信息反馈给主控系统,主控系统根据位置信息调整移动模组的运动,确保检测精度,检测精度达到微米级别,微米级别的检测精度能够满足高端制造业的要求。

位于平台面板(201)上的竖直基板(301)是固定安装的,该竖直基板(301)的后方可以移动地安装有滑动板

该竖直基板(301)上设有装配区域,此区域内部装有转动部件(307),并且此转动部件

(307)同滑动板(305)相接,滑动板(305)这边装了转动气缸(302),这个转动气缸(302)的输出端连接着别的部件

转轴安装在转动块内部,一端设有棘轮,出轴与之相连,移动模组由此构成

顶部设有操控旋钮,此旋钮与推杆相连,该推杆同可移动部件相接

板(305)相连。

根据权利要求一所述的冲压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是:该光感组件五十,包含固定

平台面板(201)上设有固定立柱(501),该立柱(501)顶部安装有横板(502),横板(502)用于

板(502)上设有可移动的调节装置(503),此装置(503)用于安装工业相机(504),并且工业相机(504)与该装置(503)相连接

相机(504)一端设置有光源部件(50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端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主加工模组包含若干组件,这些组件用于执行特定功能,具体而言,其中设有

在平台面板(201)上安装有抬升气缸(405),该气缸(405)的输出端配备了主导向板(402)

主导向板402与拖料板403相接,二者顶部设有压板

主导向板下方安装了主相机,该主相机被固定在主导向板上。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端子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次加工模组包括设有若干个工位的加工单元,这些工位用于对冲压端子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加工单元内部配置有相应的加工工具,用于完成端子的形状调整和表面处理,整个模组设计紧凑,能够高效地完成端子的加工任务,并且模组与设备主体之间通过精密的连接件进行固定,确保运行时的稳定性,加工完成后,端子会自动转移到下一工位继续加工,整个加工过程由控制系统精确控制,保证加工质量的一致性。

在平台面板(201)上设有滑轨(704),与之相配的是滑座(703),该滑座(703)具备次导向功能

板(702)的上部设有夹板(701),并且板(702)和夹板(701)之间有装置

存在一个物料槽(7011),次导向板(702)的某个边设有挡板(705),该挡板(705)上安装了锁止把

手(706)需要和次导向板(702)紧密配合,次导向板(702)内部还安装了次相机

(707)。

该冲压端子检测设备,依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机箱的上部,设有打击装置,用于执行相应动作。

开式盖体编号为102,机箱编号为10,该机箱与盖体之间设有液压杆编号103,机箱编号10的下部安装有

万向轮(101)。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CN218272008U

一种冲压端子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这项发明属于检测装置技术范畴,具体而言,是一种用于冲压端子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产品不断追求轻巧、体量更小,又对性能提出更高标准,这就导致

某些部件同样需要进行精密的细小处理,尤其是云数据存储和海量信息的激增需求,使得批量制造变得必要

该连接器的公差标准已经符合0.015毫米的指标,这样有助于减少能量消耗,在当前的行业中,多数的工

采用人工方式还是自动进行检测,例如使用塞规和二次元检测设备,然而这种人工检测方式容易受到人员疲劳的影响,导致出现漏检的情况,并且检测效率不高

效率不高,复制准确度差,缺乏信息记录,难以品质回溯等弊病,显而易见,老式的手工制作流程已经

符合前端子检测要求,当前工业自动化生产环节,包含多种检验,生产监控以及零件环节

确定应用领域。借助CCD相机采集画面,传输至电脑或专用图像分析单元,经由数字转换技术处理,

达到判别的目的。

现有检测设备普遍运用单个检测点布局,并且检测点为固定构造,在

应用范围受限,实际操作效果不佳,所以开发一种用于冲压端子检查的装置非常关键。

发明内容

对于所述难题,本发明呈现一种压接端子检验装置,运用多个检测点位布局,

且检测工位之间可根据需求进行移动使用,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检测冲压端子的装置,包含一个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内部的一个操作模块,该操作模块

固定在机箱上的基座面板,面板上设有可移动的单元,还有主要的加工单元,以及辅助的加工单元

主加工模组,包括机械臂、光感模组以及视觉检测模组,该模组安装在平台面板上,能够相对于平台面板进行垂直移动

采用滑动方式,该辅助加工单元安装在主要加工单元的两侧进行定位,该辅助加工单元的两侧还配备了光学检测设备

检测单元,该设备外壳上另设有位移单元和光学感应单元,位移单元安放在中心处理单元上

组上方,光感模组设置于次加工模组一侧。

更理想的情况是,该移动模组设有竖直基板,此基板固定安装在平台面板上,其后部

滑动组合包含滑动部件,那个垂直底座上设有安装凹槽,这个凹槽里面放置有旋转部件,并且这个旋转部件与

滑动板彼此连接,其中一块滑动板连接有旋转气缸,该旋转气缸的输出轴与安装在旋转块内部的部件相连

转动中心,这个中心旁边安装了棘爪装置,移动平台的上部设有操控杆,这个操控杆与一个拉绳相连

杆,该拉杆与滑动板相连。

更适于,该光感单元设有直立构件,此构件稳固安装在基座表面,其顶部设有

带有横板,所述横板设有滑动安装的调节滑块,该调节滑块上固定有工业相机,工业相机能够

端设置有光源部件。

更理想的是,主加工模组设有位于平台面板上的举升装置,该举升装置的输出端

装置设有主导板,此主导板与拖料板相连,主导板和拖料板的上部设有压板,这个压板

主导向板下端固定装配有主相机。

说 明 书

1/4 页

CN 218272008 U

理想状态下,该二次加工组件设有安装在基板上的导轨,同时配备可与之配合的滑块,该组件包括

座椅内部装有辅助导流装置,此装置顶部设有固定夹具,夹具与导流装置之间设有物料容纳腔,

所述次导向板的一个面上设有阻碍物,该阻碍物上设有控制部件,此控制部件与次导向板相契合,次

导向板上还设置有次相机。

理想情况下,该机箱顶部设有可开启的顶盖,机箱和顶盖之间存在液压支撑杆,这个机箱

箱下端设置有万向轮。

有益效果

冲压端子检测设备实用新型专利 CN218272008U 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公告_冲压端子在线检测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这项创新设计借助主要成型单元和辅助成型单元的协作,能够达成多种任务转换施工或同步施工的效果

工作,主要加工单元运用垂直调整的方案,次要加工单元则借助横向位移的机制,能够应对各种不同的情形

求进行使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冲压端子检测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冲压端子检测设备的工作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冲压端子检测设备的次加工模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一种冲压端子检测设备的次加工模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4的A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一种冲压端子检测设备的主加工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冲压端子检测设备的移动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冲压端子检测设备的光感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注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0、机箱;101、万向轮;102、盖体;103、液压杆;

20、工作单元;201、平台面板;

移动模组由竖直基板构成,该基板配备转动气缸,气缸连接棘轮,棘轮通过调节把手控制,整个模组可沿滑动轨道移动

板;306、拉杆;307、转动块;

主要构成部件包括,加工单元,其中包含,固定压板,主导向板,用于拖动的拖料板,核心相机设备,以及负责提升的气动装置,

缸;

光学感应单元,固定支撑架,横向板材,可调滑动部件,工业摄影设备,照明装置

部件;

60、视觉检测模组;

辅助加工单元,包含固定板,固定板设有物料容纳空间,还有导向板,导向板用于定位,设有滑动部件,滑动部件沿轨道运行,轨道为直线型

705、挡板;706、锁止把手;707、次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通过具体案例来详细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显而易见,在此所展现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部分实施方式是实施例,并非所有实施方式。依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方式,

本专业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未付出创造性工作的情况下所得到的一切其他应用方式,均归属于本实施例范畴

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说 明 书

2/4 页

CN 218272008 U

参照图1‑8,这体现了一种优选方案中的冲压端子检测设备构造,具体展示其结构形态

图示中,该方案设有外壳一零,并且在外壳一零里面设有作业单元二零,该作业单元二零包含

平台面板201与机箱10牢固相连,该面板承载着移动模组30,同时设有主加工模组40,还配置了次

主加工模组四十安装在平台面板二百零一上,位置相对,该模组搭配有加工模组七十、光感模组五十以及视觉检测模组六十,这些模组共同协作完成工作

平台面板二零一能够进行上下移动,该次加工模组七十装配在主加工模组四十的两侧,进行移动安装,

工模组70的两侧还安装了视觉检测模组60,平台面板201上还配备了移动模组30和光感装置

模块五十,移动模块三十位于主要加工模块四十的上头,光学感应模块五十安放在辅助加工模块七十的旁边

把冲压端子的物料带安放到主加工模组40对应的那个主导向板402上,同时也要放到次加工模组70对应的那个次导向板上

在702设备上,借助位移辅助加工单元70,或者调整垂直主加工单元40的高度,可以将待加工部件安放到位移单元30上

在底部位置,借助棘轮303牵引冲压端子的物料带,该物料带在通过光感模组50之后,会经由视觉检测模组60,并进入主相机

机404、次相机707进行拍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这个方案里,该移动单元三十设有垂直基板三百零一,此基板被安装于基座面板二百零一的固定位置上,

竖直基板301的背面装有滑动板305,这个竖直基板301上有一个安装凹槽,凹槽里面放置

存在一个转动部件307,这个转动部件307与滑动板305相接,滑动板305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气缸302,那个转动气缸302

动气缸302的输出轴与位于转动块307中的转轴相连,转轴的一端设有棘轮303,该棘轮

移动模组30顶部设有调整手柄304,该调整手柄304接有推杆306,该推杆306同滑动板相连

305相互连接,气缸302运作时推动输出轴,并且使转动块307中的转轴同时旋转,进而驱动棘轮

303负责驱动传送带移动物料,304通过提升控制杆,带动306的推杆和305的滑动块,沿着Z轴方向做垂直调整

通过移动,可以改变棘轮303的高度,确保它一直与物料带接触,这样就能完成拉动作用。

本方案里,那个光学感应单元五十,包含一个固定在基座板二百零一上的固定支柱五十一个,这个支柱固定装配,

定立柱501顶部安装有横板502,横板502上设有可移动的调节滑块503,调节滑块503表面

配备有工业相机504,工业相机504这边装有光源部件505,调节滑块503顶部设有调整功能

节螺钉转动时,滑块503会沿着横板502的滑道移动,以此调整工业

调整相机504与光源部件505的位置,确保它们与物料带保持一致,同时工业相机504、主相机404和次相机

707采用相同型号的相机。

本方案中,核心装置四百零五,安装于基座面板二零一上,包含一个举升气缸四零五,该气缸用于执行提升动作

升气缸405的输出端安装了主导向板402,主导向板402与拖料板403相接,主导向板402和拖料板403共同作用

压板401位于拖料板403的上部,主相机404安装在主导向板402的下部,该主导向板402通过固定装配方式与抬升气缸连接

405的设定允许工作人员对主导向板402实施上下移动,满足使用要求,另外还能方便物料传送

安放在传送带403上,借助棘轮303实施拖拽,利用感应器50捕捉影像,同时由主相机404完成拍摄

实现检测功能。

本方案里,该再次加工组件七十包括安装在基座板二百零一上的导轨七零四,并且有配合的

滑座703,在其上设有次导向板702,该次导向板702的上部设有夹板701,并且次导向板702

在板702和夹板701之间设有物料槽7011,板702的这边装了块挡板705,这块挡板

705部位设有锁紧装置706,此装置706与次导向板702相匹配,在次导向板702上另设有次

相机707, 依托滑轨704与滑座703的共同作用, 促使次导向板702依据具体要求实现横向位移, 直至其抵达预定位置

在轮303的底部位置,借助光感模组50的功能,让供次相机707能够进行拍摄,以此达成检测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机箱10顶部设有可开启的盖体102,机箱10和盖体102之间设有连接结构,该结构包括多个卡扣和滑轨,确保两者紧密贴合,同时便于拆卸和维护,盖体102通过这些连接件与机箱10稳定固定,形成完整的防护外壳

配备液压杆103,机箱10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01,借助万向轮101能够移动该检测装置

说 明 书

3/4 页

CN 218272008 U

借助液压杆103的构造,盖体102能够被向上掀开,这样工作人员就能清楚地看到加工过程,同时也让使用变得简单。

该部分内容旨在通过具体执行方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尽的阐述,不能视作对本实用新型本质的判定

这种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并不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

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核心思路的情况下,能够进行一些基础性的推断或调整,这些变化都应被看作是包含在内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CN 218272008 U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CN 218272008 U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CN 218272008 U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CN 218272008 U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10

CN 218272008 U

10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1

CN 218272008 U

11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2

CN 218272008 U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