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事故维护要点及意义:避免重复事故,减少维护时间成本

频道:‌冲压模具 日期: 浏览:4

51

2006 年 10 月第 5 期 航天制造技术

检查设定是否精准,确认模具加工制造有无偏差;调查模具故障维修情况,若在已定定期检修件数内频繁出现故障维修,应减少定期检修加工件数,并明确故障维修处理方式是暂时性还是永久性;针对频繁故障维修时采取的临时处理方式,深入分析使其变为永久性方案;将模具改进维护方法转化为固定维护措施。

模具的故障维修不仅适用于模具的突发状况应对,还适用于后续的模具优化构思和加工制作,能够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出现,降低维修所需的时间和费用,并且在实际执行维修作业时,也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成效。

4 模具零件的维护

模具的各个组成部分,其耐用程度互有差异,因此,针对不同部件的保养周期也各不相同。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根据每个零件的实际状况,选择恰当的保养时间,避免无谓的重复操作。要延长模具的整体使用期限,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用以预测其整体寿命。

4.1 冲头及凹模

冲裁模具的冲头和凹模是其中最容易发生损耗和磨损的部件。这些零件的形态、模具的间隙、表面的光洁程度以及其自身的材质等要素都会决定模具能够使用多久。根据图 1 所展示的情况来看,当冲头和凹模出现不正常的磨损时,磨损的程度会加剧,从而减少模具的使用期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加工产品的数量和减少零件上的毛边这两种方法来进行维护和保养。

4.2 滑动配合零件

涉及弯曲和引伸等成型模具的凸模与凹模,由于凸模和凹模的工作面与零件之间存在相对移动,因此模具在使用刚开始时,工作面会显现出类似橘子皮的瑕疵,在继续使用过程中,表面会留下压痕,等到后期,凸模和凹模会整体发生形变,这种变化过程非常缓慢,没有显著的状态转变,通常会在这种缓慢变化中进行维护。所以加强对模具工作表面及形状的管理是维护的重点。

工作台面若掺杂异物,会损害滑动部分,受损表面形成的划痕与压痕会转移到零件上,因此必须强化日常的保养工作。模具的耐用程度主要受材料种类、冲头和凹模的肩部构造以及表面光洁度、润滑油的性能等因素制约。同时,冲头和凹模的表层处理硬度高低,也会对模具的使用期限产生影响。

4.3 弹簧类零件

模具上经常使用很多的弹簧,却很少受到良好的

52

弹簧经年累月运作会遭遇损耗和损坏,这对模具造成严重破坏。弹簧的损耗和损坏从表面现象难以察觉,导致问题不能被及时解决,进而对模具造成更大危害。因此,我们可以依据模具的产品加工数量,定期替换弹簧类部件。在使用弹簧时,应尽量减少其压缩程度。

4.4 模具的导柱和导套

冲头凹模维护管理_冲压模具设计文献综述_模具事故维护

模具的导向柱和导向套对于维持模具的精确度至关重要。由于润滑不良、偏心载荷等条件导致的磨损,会使导向柱和导向套之间的空隙逐渐增大,进而无法维持上模和下模的精确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最终引发模具多个部件的故障。在实际的制造管理环节中,相当一部分模具在这方面的维护工作存在疏漏,为此需要周期性地替换导向柱和导向套,以此来保障模具的精确度。

还有部分模具容易产生粘模状况。这通常源于导向柱和导向套的垂直度不足,或者是受力不均过于严重。形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主要归结于模具结构规划存在缺陷,以及加工环节出现的误差。当粘模现象是由受力不均引发时,需要恰当设定模具的受力平衡点;可以实施调整冲床机械上模具安装方位等应对方案。当导柱和导套的垂直状态不佳时,需要再次调整加工它们的安装位置,同时必须在现场完成模具的组装工作。

4.5 模具平板类零件

涉及上下模座,顶出板,导向板,支撑板等部件。这些板状构件在制作时会形成轻微的弹性位移。于是,模具在多次运作后会显现扭曲现象,降低其准确度。为此,需要时常校正各个板件的扭曲。不然,当进行零件冲压时,制品表面会与上模及顶出板接触部位留下痕迹。这种弯曲变形程度很大时,会导致产品零件压制出现偏差,产品形态不符合标准。此外,模具底板或凹模垫板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也会发生弯曲变形。为了消除这些弯曲变形,需要重新进行校平处理或者磨平工作表面。这类平板状零件对于维持模具的精确度至关重要,一旦这种弯曲变形超出特定范围,整个模具的使用寿命也将随之终止。上下模具板发生显著扭曲变形,上下模具板上的导向柱、导向套的安装缝隙过宽。虽然设有定期保养模具的流程,但在定期保养之前仍需频繁进行维修。

4.6 模具的其他零件

维护模具时,冲头与凹模间的隔离片会随修理次数增加而不断累积,若对此类部件疏于管控,即便模具已完成维护,也可能迅速出现故障,所以必须对隔离片的总数进行控制。

航天制造技术 2006 年 10 月第 5 期

顶料螺栓使用日久,螺纹易损,头部会磨花,接触部位可能出现坑洼,导致顶料板不平整。因此,必须关注顶料螺栓的磨损和损坏情况,需要定时进行检查和调校,必要时进行更换。

安装螺栓:模具通常采用内六角紧固件。当模具频繁地拆装,装配螺栓的六角形孔位可能会发生形变,或者螺纹部分会出现损坏,进而导致无法产生充分的紧固效果。相比之下,尺寸较小的螺栓更容易出现故障,一旦发现其变形或螺纹受损,就必须立即进行调换。模具里承受压力的螺栓如果出现轻微松动,那么螺栓就有可能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发重大事故。

挡料器:此部件对级进模的位置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需要重视对挡料器变形、磨损、扭曲等状况的维护和替换。

5 结束语

模具的安装与拆卸是否方便,关乎维护工作的开展,维护管理不可或缺。模具制成之后,若忽视后续的照管,这种做法显然欠妥。必须统筹兼顾制造、维护和加工三者的关系,准确把握维护管理的关键作用。

模具维护管理的具体做法和看法,仍有许多内容需要在实际生产中去探索和归纳。本厂推行模具管理制度后证明:运用恰当的模具保养手段和对策,在保持模具精确度、提升产品制造水准、减少模具磨损、控制制造费用等方面,均能获得良好成效,我们会在未来的制造环节里持续进行经验积累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