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世界第一大机床市场,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高端机床国产进程

频道:‌冲压模具 日期: 浏览:6

中国制造业持续进步,已发展成为全球机床消费量最领先的国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信息表明,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今年前十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和销量都超过了五百万台,增长势头依然强劲。新能源汽车对行驶距离的更高要求,以及零件需要更轻、强度更高的标准,都要求精密机床行业提供先进的制造技术支持。国内工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传统生产方式面临转型,同时新产业不断涌现,对生产工具的性能提出了更严标准,精密机床的自主研发步伐显著提速。

篇二

高精高效高可靠性——新能源

汽车零件CNC加工工艺

汽车工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基础,它的产品构成调整,会对上下游制造环节产生重大作用。新能源汽车的附加部分——电池和驱动马达,对生产技术与设备的提出全新要求,进而创造了新的市场需要。

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使得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中,发动机、全电动变速箱、高压油泵驱动单元、轮毂单元、转向节、车桥、轴承、汽车底盘类等核心部件的生产,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这就对数控机床提出了大量需求。这些数控机床必须达到高精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标准。

重要结构件

1、副车架

目前前副车架多采用SAPH370/SAPH440、QSTE340/QSTE 340420等钢材制造,由于轻量化理念日益盛行,铝合金、钢铝复合以及碳纤维等材料也逐渐被用于前副车架的制造。

副车架的制作方法主要有好几种,比如冲压焊接、液压成型、铝合金铸造等,其中钢板冲压焊接对设计和技术要求很高,因为它的生产方式适合大量制造,所以在国内使用得最为广泛;而液压成型工艺的产品是一体做成的,它有重量轻、强度好、形状容易改变等优点,在国外比较常见。

2、减震塔

这种铸铝减震塔属于汽车车身构造里比较难做的铝合金铸件,它壁薄并且有很多加强筋,加工时得从好几个方向进行,很容易在夹持时变形,所以必须用多轴多角度的数控机床来加工。

电池系统

动力电池相当于电动车的核心部件,对整车运行有决定性影响。动力电池组比驱动电机和电控系统,占据空间更大,构造也更复杂。当前市场上电动车辆普遍使用两种动力电池,分别是磷酸铁锂类型和三元锂类型。

1、电池托盘底板加工

新能源汽车零件CNC加工工艺_冲压加工中心 加工电池_高端数控机床

动力电池组,通常由多个18650式或21700型磷酸铁锂类电池单元或三元材料类电池单元构成,这些细长圆柱形电池单元组合起来,重量大且易受损,不耐低温也不耐高温,所以,必须配备牢固的外壳和高效的热控系统,这样才能确保电池组的安全可靠,延长其使用年限,并发挥出最佳工作效能。

2、电池托盘侧板加工

电池托盘侧板和电池托盘结合成整体时,首先能够增强电池托盘的承力,其次能够确保电池包内电池组的稳定安放。与电池托盘相似,托盘侧板也是薄壁的大型结构件,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形变。而且,它和托盘底板组合装配焊接后,对密封性能的要求也非常严格。[id_1857092421]

电池托盘是电动汽车上关键的支持部件,体积庞大(长约两米,宽约一米,甚至更大),且属于薄壁构造,在制造环节容易产生晃动,电池托盘的制造以铣削工艺为主,这种大型材料在加工时也容易发生形变,而且,托盘与底板组装焊接后的密闭性能标准也很严格因此,对于易变形的材料和容易在钻孔时发生击穿的冷却仓,加工过程中各孔系的位置很容易出现错位,这构成了加工的主要障碍。

一体化压铸

压铸是汽车制造中常见的成型工艺,其核心是将金属熔液在高压下注入模腔内。这种工艺能够制造出结构复杂且厚度较薄的金属构件。主要使用的材料包括铝合金和镁合金。采用大型压铸件替代传统多个零件的组合方式,可以省去大量冲压、连接等加工步骤,从而减少许多生产设备,并且使车间面积缩小三分之一。技术工人的人力需求只是传统汽车焊接厂的十分之一,根据马斯克的说法,一个大型压铸件能够替代300个机器人。

当前,压铸工艺主要涵盖车身和电池两大领域,这类产品的整体体积相当可观,因此对设备的要求首先体现在其尺寸行程的宽广,其次是生产效能的高低;在加工方面,主要涉及钻孔、攻丝等技术,而加工的精准度则达到了微米级的标准。

整体铸造技术推动了大型数控机床需求上升,四轴加工中心与五轴机床需求也随之增长,重型工业机械臂的采购量也在增加等等。

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制造方面,需要明确数控系统具备以下几点特征:其精度必须达到极高水准,稳定性不容忽视,且响应速度需迅速,同时要能适应复杂加工任务,还应该拥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此外,节能特性也是重要考量因素。

一、数控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基础;

二、多轴(五轴)、多通道技术在CNC加工中应用普遍;

三、普遍需要高加速度、高速度,配置直线电机需求量大;

四、与国外数控设备相比,国产设备性价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