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访问团考察佛山机器人产业,引发关注:千亿赛道如何加速?

频道:‌冲压模具 日期: 浏览:6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蓉 佛山报道

先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带领的香港特区政府与立法会大湾区考察队抵达佛山,主要调研了智能制造机械行业。考察了库卡机器人(广东)公司、博智林机器人公司之后,考察队的众多成员都认为,香港有必要让佛山的机器人参与城市和企业智能化生产线的构建。

这次到访促使社会更加关注佛山的机器人制造领域:佛山机器人制造领域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够吸引香港级别最高的考察队伍?在价值达千亿的行业“新战场”上,佛山怎样实现“高速度”?整个产业链的形成需要哪些资源配合?

四月二十六日,在普华永道举办的“数智湾区2023”系列会议于佛山开展,围绕“数字化智能化与资本运作推动制造业领先——佛山机器人产业体系搭建”的核心议题,政府单位、行业团体、金融组织及机器人公司相关人员深入交流,为佛山机器人产业体系的高水平发展贡献意见建议。

“制造业当家”驱动机器人产业技术迭代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近期公布了《2023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区域发展潜力城市榜单TOP10》,佛山凭借86.0的最终得分,在全国排名第四,在广东省内位列第二。该城市在产业链生态建设与产业创新领域表现突出,处于领先地位。

全国层面来看,佛山的机器人产业起步很早,与东莞、苏州、无锡这些机器人产业集中的城市相比,各有各的特点。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协会秘书长高辉表示,佛山机器人产业自2008年起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当时中国的人口优势逐渐减弱,但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佛山市以制造机器人为主的企业数量达到2800家左右,已经构建起从关键零部件供应到机器人成品制造,再到整体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条,2022年该产业的总产值超过250亿元。

工业机器人领域进步显著。2018年,佛山该类设备制造量不足两千台,到2022年,佛山该类设备制造量增至约三万五千台套,同比增幅超过三成,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0%,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从1%快速增至约8%。

库卡公司等领先企业的入驻,为佛山本地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强大支撑,使其发展势头更加迅猛,地位更加突出。

当年一汽—大众推动了汽车相关产业的兴起,现在库卡的到来也期望能促进更多产业环节的完善,使机器人行业整体构造更趋完整。高辉说明,现阶段佛山地区从事机器人制造的企业大多集中在顺德北滘、陈村以及南海狮山区域。展望未来,顺德地区有潜力发展成为全国机器人核心部件的主要制造中心,而南海区域则可能逐步演变为全国机器人综合应用系统解决方案的聚集区域。

在各位与会人士眼中,当前,广东省正着力实施“制造业当主角”的发展方针,同时加速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这些积极因素将和佛山市的机器人产业形成彼此促进的良好态势。

普华永道数字化咨询业务总监杨通鹏强调,在“数字中国”战略对制造业数字化创新应用提出的新标准、新方向下,广东省和佛山市都确立了制造业优先的发展方针,机器人技术的运用正在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和升级,同时这一过程也反过来促进了机器人产业的技术革新。

今年早些时候,《佛山市促进制造业领先发展举措》发布,强调要着重培养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致力于打造一个以产业链为连接、以集中式发展为标志的新兴产业环境。佛山作为制造业重镇,凭借其扎实的装备制造基础和庞大的应用场景,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条件。

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战略投资部副主管邓小龙表示,以顺德为例,该地制造业发展较为成熟,产业聚集及供应链配套较为健全,陶瓷、家电、家具等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数量超过九千家,然而,实现数字化升级和自动化转型的企业却仅有三十家。从他的角度来看,佛山市有两个突出的长处,首先,这座城市被誉为全球烹饪中心的代表,其次,当地居民需要承担的生活开销比其他地方要少一些。

佛山冲压机械手_佛山机器人产业链构建_佛山工业机器人发展

邓小龙对前景表示乐观,认为老龄化问题与生育率降低,将导致制造业劳动力短缺,机器人可以承担部分工作。大族机器人的产品中,有三分之一销往海外市场,这显示中国技术正在取得进步,在国际上获得认可。

多方合力解决人才、资金等痛点

值得重视的是,佛山机器人产业存在一些亟待克服的难题。根据《2023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区域发展潜力城市榜单TOP10》,佛山的产业平台建设及政策支持,以及人才资源情况,都落后于排名前三位的城市,特别是在人才方面,其水平仅比芜湖市稍好。会议期间,众多佛山本地机器人企业也指出了人才短缺、资金困难等问题。

公司缺少顶尖技术人才,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佛山市对高级机器人工作者的吸引力,比广州和深圳这些大城市要小一些,广州和深圳是领先的经济中心。虽然公司研发了全球首创的托盘搬运设备,但发展仍受到人才供应的限制。

不过,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这次座谈会上了解到,佛山正尝试从科研平台方面着手,来解决人才方面的难题。

近些年里,季华实验室担当起佛山和广东投身科技强国行动的关键角色,一直把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作为工作重心,不断取得新突破,已经负责了四十多项企业委托的课题。像AI自主编程的机器人、双臂工业机械手、首套冲压模具智能设计系统等专业技术和设备,有的已经让企业试用,有的已经投入生产线,起到了行业引领作用,并且持续增强着对本地企业的支持效果。

季华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温志庆表示,该中心接下来的工作将重点围绕两个领域展开,一个是攻克以控制器为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难题,目的是为了突破受制于人的瓶颈,另一个是研制更多用于数字化转型的智能解决方案。

座谈交流中关注的一项内容涉及"财力"。此前一年,为促进产业集聚成长,佛山市着重设计了"双十"产业园区,承担机器人产业集中建设任务北滘机器人谷制造产业基地属于该计划的一部分。

顺德区经促局增资扩产部门副科长喻斯达谈到,今年1月该局公布了若干扶持措施,针对机器人企业,从项目落地奖励、人才激励、科研补贴、市场推广、资源配套等八个维度给予支持,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土地、厂房、资金、人力和研发条件,目的是吸引更多机器人公司到北滘、乐从、陈村区域发展,形成产业集中效应。

天太机器人公司总裁吴志诚表示,他期待政府能针对部分创新公司,建立更为变通的扶持措施,应适度向那些体量不大却富有创新能力、掌控关键技术的企业给予更多关注。

在普华永道广东市场主管合伙人王斌的观察中,佛山或许能够借助金融手段来应对资金难题。该市机器人制造领域的专精特新公司数量达到八个,其中三家成功吸引到投资,但目前尚未出现独角兽公司或上市公司,这表明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品质均有待提高。佛山是一座经济体量超过万亿的城市,但在金融支持相关的企业数量以及服务能力方面,实际上仍需进一步完善。用资本去赋能科技企业的起飞特别重要。”王斌说。

广东乐控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兼运营总经理王文天,作为佛山新城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投资主体,也表明了自身立场,计划借助战略投资以及产业链间的协作,改善机器人产业链的进步,同时也调整佛山新城的产业构造。

围绕机器人产业提升品质的目标,田光义还提及,佛山机器人公司多侧重核心部件制造,但核心部件公司大多只专攻某个技术方向,或者处理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难以单独满足最终用户的全面要求,他建议本土公司组成联合体“协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