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课程设计的目的及冲压模设计准备工作,你了解多少?

频道:‌冲压模具 日期: 浏览:3

模具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教学环节,这个数学环节的目的:

协助学生切实运用并强化《模具设计与制造》学科及相关学识,明晰设计冲压模的常规步骤。

要让学生掌握运用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例如《冷冲模国家标准》、《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以及其它相关规范等,都能熟练使用。

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冷冲压模具的设计方法,为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冲压模设计的准备工作

依照教学计划安排,课题需由导师以书面文件传达,题目复杂程度以简单些为佳,比如冲孔落料联合模具。具体任务量,则需看课程进度由导师决定。

1.1 研究设计任务

学生需要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产品使用目的,还要分析冲压零件的制造可行性与尺寸精度要求,针对部分冲压零件结构设计欠妥或制造难度较大时,务必请教指导教师寻求改进方案,待设计目标初步清晰后,便可以按照后续步骤开展冲压整体方案论证工作。

首先,构思冲压流程的初步计划,同时绘制出各个步骤的冲压流程图样,。

第二步,借助流程规划测算,参考《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等文献,核实各阶段冲压加工路径的可行性,绘制出此环节模具构造的初步设计图。

接下来,需要绘制其他模具的构造图样,同时深入审视之前制定的冲压流程计划,判断其是否具备实施条件。

第四步,指导教师审阅冲压方案之后,便可以着手绘制各个步骤的冲压流程图,同时依照“设计任务书”的指示开展课程设计工作。

1.2 资料及工具准备

在开展课程设计之前,务必提前备齐《冷冲模国家标准》、《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以及《冷冲压模具结构图册》这类专业文献,同时也要配备图板、图纸和绘图工具等物件。此外,课程设计的全部或部分任务,也可以借助计算机,运用Auto CAD等软件来实施,为此必须事先调试好相关设备和软件,并且备好打印所需的纸张和墨盒等物料。

1.3 设计步骤

模具课程设计目的_学习冲压模具设计与制作好处_冲压模设计准备工作

冲压模课程设计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制定冲压流程计划,绘制冲压流程图,设计待制模具的布局图,这些是考核内容,占比十五分之一个百分之十五

确定冲裁所需的力量,找出模具的中心点,测量凹模的边界,明确设计模具的相关构造细节,挑选模具的标准组合方式,初步选择压力机的吨位数量

(3)确定压力机吨位(5%);

(4)设计及绘制模具装配图(25%);

(5)设计及绘制模具零件图(25%);

(6)按规定格式编制设计说明书(5%);

课程设计经过当面指导完成,或者参与答辩环节,建议将最终成绩在原有基础上,上下浮动百分之十左右进行修正。

1.4 明确考核要求

依据前述六个步骤须取得的各环节设计成效,明确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与评估方法,由此得出各环节的评估结果。课程设计中的当面指导或成果答辩,既能直接指出学生存在的各类设计偏差,也是课程设计评估的关键环节。最终的成绩依据六个环节的评估结果,由指导教师参照出勤情况及指导记录,在总成绩的百分之十幅度内进行适当修正。

2 冲裁模结构设计示范

2.1 排样论证的基本思路

排样验证的目标是绘制出精准的模具排样示意图。一个优秀的排样设计需要同时考虑冲压零件的精度要求、生产规模、模具构造以及材料使用效率等多个方面。

1) 保证冲压件的尺寸精度

图1展示的钣金件,基材为10号钢,板厚1毫米,其未标明的公差尺寸级别为IT12,这种精度程度普通冲裁模就能满足,无需借助精密冲切或修边等特殊工艺手段。根据该钣金件的轮廓特征,具备实施少废料或无废料排样的条件。然而,此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决定了必须采用有废料排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