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冲压起皱的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
一、主要检测方法
1、目视检验
操作:直接观察冲压件表面,识别可见的褶皱、波纹或材料堆积。
适用场景:快速筛查外覆盖件(A区)和明显缺陷区域。
标准:
A类瑕疵:外部罩件,即A区,不允许有任 何显眼褶皱,例如法兰部位的重叠现象
B/C类瑕疵:中板部件(C区)可以存在细微褶皱,褶皱高度不超过0.02毫米,不过这种不平整在触摸时无法辨识。
2、油石打磨验证
选用小规格磨石(建议尺寸为20×20×100毫米),沿着垂直方向对有疑问的部分进行精细打磨,注意察看有无清晰的凹痕或纹路显现。
适用场景:验证目视不确定的疑似起皱区域。
标准:打磨后出现明显皱纹则判定为起皱,需根据区域分级处理。
3、触摸检验
操作:检验员戴手套沿冲压件表面纵向触摸,感知局部凹凸不平。
用于辅助视觉检查,能够处理不规则的表面形态,例如锥形凹陷的边缘区域。
标准:触感明显皱褶需进一步用油石验证。
4、涂油检验
操作:均匀涂油后强光照射,观察油膜下是否出现波纹或麻点。
适用场景:检测微小起皱或表面不平整。
标准:油膜下可见明显波纹则判定为起皱。
5、检具检测
实施步骤:首先把工件置入特定检测工具内,接着依据接触面的吻合程度,测量其大小和轮廓的误差。
适用场景:定量分析起皱对尺寸匹配的影响(如焊接搭边)。
当褶皱造成轮廓缝隙过大,例如超过0.5毫米时,便视为不达标。
二、起皱类型与检测要点
起皱类型检测方法组合判定依据
法兰起皱
目视 + 油石打磨
外部壳体(A区)不允许有瑕疵;内部板材(C区)可接受四级褶皱(宽度不大于0.02毫米)。
悬空起皱
触摸 + 涂油检验
该区域可借助触觉感知或油膜波纹来识别,可接受III级(0.02~0.5吨)或IV级标准。
压缩失稳起皱
油石打磨 + 检具检测
根据材料流动的模拟分析结果,当皱缩高度不大于0.5微米时属于第二等级,在不大于0.02毫米时则属于第四等级。
三、区域分级标准
A区(外表面):无任何可见起皱,油石打磨后无波纹。
B区(侧边/过渡区):允许III级皱痕(需触感不可察觉)。
C区内部表面或非重要部位:可以接受四级褶皱,其深度不超过0.02毫米。
D区(内饰/隐蔽区):轻微皱痕可接受,不影响装配。
四、补充措施
模拟分析:借助AutoForm演示物料运行,提前识别易出现褶皱的部位,例如应变比ε/ε
模具保养:时常清扫模具外部锌粉和铁粉,保证压边圈受力均衡,例如调整平衡块的位置。
应急处理:临时垫胶带或调整气垫压力,抑制生产中的突发起皱。
借助多种手段综合分析及实施分类管理,能够精确发现并加以抑制金属板变形现象,保证产品规格满足特定用途标准。
《2022中国钢板加工配送行业发展蓝皮书》
中金协总部及各分支机构的成员企业每册收取328元,非成员企业每册收取398元。购买2到5册可享受九折优惠,购买6到10册可享受八折优惠。运费需要客户自行承担。
中国金属工业协会板材加工分会负责人 孙旭东 联系电话:13812530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