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作业内容要点说明:常见不良状态及修理方法有哪些?

频道:‌冲压模具 日期: 浏览:3

配合间隙不当导致毛刺的解决方法_冲头崩角原因及修理方法_冲压模具修法大全

操作流程中需要明确指出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措施:首先,针对毛边现象,应制定定期打磨计划,在打磨作业前后务必测量模具的具体规格,对于冲头的打磨,通常要将卸料装置与冲头固定板配合进行,以此确保所有冲头的高度保持一致。冲头或下模板崩口通常由以下因素导致:模具配合位置不正确,卸料板导向孔尺寸偏大,冲头固定孔尺寸偏大,压制时发生错位,或操作人员无意中使用硬件刮伤刃口或冲头。当崩口程度超过0.5时,需要更换冲头,下模板磨损量超过0.1时,应进行修复处理。C、装配间隙不适宜时,标准截面位置应在材料厚度的一半附近,配合间隙过窄,会导致异常的断裂;配合间隙过宽,会引起拉断,这两种情况都会使截面呈现完全光滑并伴随毛刺出现。因此,若发现冲头尺寸偏小或下模尺寸偏大,应更换冲头或调整模具。D、在重复剪切交叉点,凡遇到双重切断的位置,通常会在交叉位置形成毛刺。这种现象的发生通常是因为在规划时忽略了预留加工余量,或者不允许预留加工余量,特别是在斜面和直面相接的部位最易形成飞边,处理时需要确保冲头和下模孔对准最合适的位置,若要增设加工余量就必须重新制作模具。修正直角弯曲变形问题,其外部偏差的成因包括,弯曲模具凸肩的直角面出现圆弧状磨损,以及凸肩高度不足,针对此情况,需重新研磨凸肩,其高度通常设定为材料厚度的20%,宽度一般控制在0.8至1.0之间,若材料厚度低于1毫米,则宽度维持0.8至1.0,材料厚度超过1毫米时,宽度调整为1.0至1.2。弯曲冲头磨损加剧,若让位孔间距过大且工作面磨损严重,需更换模具零件,更换弯曲冲头时,通常不使用垫片来调整前后左右的定位,以免导致弯曲高度和相对尺寸出现偏差,内偏现象产生的原因有:A、弯曲冲头工作面出现损伤,圆弧部分受损,工作面损伤导致与材料接触时摩擦力增强,应进行研磨或更换冲头B、通过微调弯曲冲头与让位孔的间距,可以改变弯曲入子的安放点,不过调整后的位置必须处在规定的公差界限之内。C、冲压作业时,行程的高度变化也会对弯直角的内外偏差造成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冲压行程。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变形现象:1、导正销负责拉料,A、导正销与材料相接触的部位如果留有拉扯造成的痕迹,需要对导正销进行抛光处理,同时要对冲压模具进行维修,具体操作步骤请参照方法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