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件车间现场管理制度分享,可在线阅读及下载?

频道:‌冲压模具 日期: 浏览:3

《冲压件车间现场管理制度.doc》系会员所提供,支持在线查阅。如需获取更多内容,包括《冲压件车间现场管理制度.doc(4页珍藏版)》,请于咨信网上进行搜索。

冲压件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下载_冲压车间现场管理_江苏光芒热水器冲压件车间管理

优质Word文档,推荐下载,值得收藏。车间现场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员工对生产现场的整理,确保生产均衡、安全、文明,提升业务水平,增强经济效益,对于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范围:江苏光芒热水器有限公司的冲压件车间  3 内容:3.1 在质量管理方面,车间需严格遵守《程序文件》的相关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工作协调有序。3.1.1 对于关键工序,必须按照《程序文件》的规定进行严格把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必须迅速查明原因,及时进行处理,以确保产品质量始终保持稳定可控的状态。严格遵守“三检”规程,包括自我检查、相互检查和巡查检查,操作人员需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自我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下一道工序需对上一道工序的产品进行检验,对不合格的产品有权予以拒收。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必须查明责任者,不查明责任不放过;不排除事故原因不放过;不制定预防措施不放过。车间需对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承担相应责任,确保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投入生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得进入后续工序。在工艺管理方面,应严格遵循工艺规范。对新入职员工及岗位变动员工,必须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培训通过并经师傅指导后,方可进行实际操作。3.2.3 确保全面执行标准化、规范化、图样化的生产流程,对图纸及工艺文件中规定的各项工艺参数和技术规范必须严格执行,细致落实,并依照规定进行质量检验,详实记录各项数据。3.2.4 原材料、半成品及附件进入生产车间后,需先自行检查,确保其符合标准或具备相应的让步接收手续,方可投入生产,否则严禁投入使用。3.2.5 确保严格遵循标准、设计图纸及产品工艺规范,若需进行修改或调整,必须提交申请,并通过试验及鉴定,待技术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投入生产。3.2.6 对于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以及新材料的应用,必须经过试验、鉴定和审批程序,方可将其纳入相关技术或工艺文件,进而用于生产。新生产的工装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与测试,确保无任何异常情况,并且首件产品需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流程。在使用设备、量具以及工位器具时,应合理操作,确保其精度和技术的良好状态。关于定置管理,首先,应按照区域和类别对工件进行有序摆放,并合理运用工位器具。其次,要经常进行检查、转移和清理工作。3.3.3 增强对次品的管理力度,确保有详实记录,标识清晰,处理迅速。3.3.4 确保安全通道内无任何杂物堆放,维持现场清洁与卫生。3.4 设备管理方面,3.4.1 车间内的设备由专人负责保养和维护。3.4.2 严格遵循公司制定的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及管理制度,认真执行设备保养规定,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严格执行设备管理的“三步法”,即每日清扫、每周维护和每月保养,确保设备在每日上班后,其操纵控制系统、安全设施和润滑油路均保持畅通,同时检查油路、油压和油位是否符合标准,并按照润滑图表进行注油,保证油质达标,确认无任何问题后方可投入正式工作。此外,对于关键设备,实施凭证上岗操作制度,确保操作人员与设备凭证相匹配。严格遵守“八字方针”,具体包括:保持物品排列有序、环境干净整洁、确保使用安全以及维护良好润滑状态,全面实现“三好原则”、“四项技能”和“五项行为规范”。所谓“三好”,指的是要管理得当、使用得当、保养得当。而“四项技能”则是指要学会操作、学会维护、学会检查以及学会排除常见故障。五项纪律包括: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持设备清洁,并按照规定进行加油,执行交接班制度;妥善保管工具和附件,确保不遗失;一旦发现设备故障,应立即停车,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和处理。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若观察到设备声音、温度、压力等出现异常,应立即进行处理并上报;同时,要勤于检查、调整和维修。操作人员离岗时必须停止机器运行,绝不允许设备在没有载重的情况下空转。同时,必须确保设备保持清洁,严格禁止出现浸泡、冒出、滴落、泄漏等现象。此外,设备应配备完整的操作控制系统,安全装置必须齐全且可靠。3.5 工具管理,3.5.1 确保领取的工具与卡片信息一致,个人长期使用的工具需做到领用卡与实物相符,若遗失需赔偿;使用量具时需轻拿轻放,避免敲击刀刃具,不要随意拆解工装模具。3.5.2 各种工具、量具、刃具必须按照规定使用,禁止违规使用或挪作他用。3.5.3 精密及贵重工具、量具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保管与使用。3.5.4 禁止任何形式的撞击、划痕、锈迹以及因压力导致的变形。3.5.5 车间内不得使用任何不合格或已损毁的工具、量具和刀具。3.6 劳动纪律3.6.1 车间应根据公司规定,详细制定管理规范,并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3.6.2 车间应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确保账目完整,分配过程公开且公正。3.6.3 现场管理必须严格执行,确保生产任务、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劳动纪律和思想工作均达到高标准。3.6.4 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内部工艺、纪律和产品质量的自我检查与纠正。3.6.5 积极参与技术培训,大力组织岗位技能训练,努力满足岗位技能的规范要求。3.6.6 严谨记录各项内容,包括管制表、台帐等,确保其及时性、精确性、清晰度、完整性以及规范性。3.7 文明生产3.7.1 确保车间整洁有序,图表设计美观大方,布局合理,填写及时准确,原始记录和台帐完备齐全,并按照规定进行填写。3.7.2 生产记录需详尽填写,涵盖生产班组、产品型号、生产总量、合格品数、废品数量以及班组成员信息。3.7.3 工作结束前5至10分钟,需对车间地面进行清洁、对设备进行保养,并确保物品摆放规范。3.7.4 车间地面应保持干燥,不得有积水、积油或尘土。3.7.5 车间内的管道或线路应布局合理、安装有序,并严格禁止出现泄漏现象。3.7.6 车间中的沟盖板完好无损,沟内保持清洁,杂物已及时清除,坚决防止堵塞发生。3.7.7 车间内各类工位器具、设备配件、工作台、工具柜、产品展示架以及搬运小车等物品,均需按照规定位置摆放,确保环境整洁有序。3.7.8 车间照明合理配置,严格禁止使用长明灯、长流水和长风扇。3.7.9 确保现场管理实现文明生产、文明运作、文明操作,彻底消除碰撞、划痕、锈蚀等问题,每日下班前必须确保设备得到清洁保养后才能离开,工件必须按照规定摆放妥当后才能离开,工具必须清点并摆放整齐后才能离开,相关记录必须填写完整后才能离开,工作场地必须打扫干净后才能离开。3.10 安全生产3.10.1 严格遵循所有安全操作规范。定期举办安全教育活动,确保每周例会顺利召开,并定期进行细致的整改和隐患排查。始终坚持“安全至上、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遵守规定,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措施。对于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特殊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3.10.6 学徒工和其他学员在开始工作时应由师傅进行现场指导,严禁他们自行进行操作。3.10.7 即使生产或检验记录已经填写,班后也应进行仔细的检查,并对现场进行清理,确保门窗紧闭,对于关键材料必须严格保管,防止其遗失。3.10.8 任何非本工种人员或非本机操作人员均不得擅自操作设备。3.10.9 对于关键设备,例如数控中心,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确保其卫生清洁,并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