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冲压模具结构全解析:冲孔模与连续模的关键要点

频道:‌冲压模具 日期: 浏览:2

五金冲压模具结构全解析】

五金冲压模具结构全解析:冲孔模与连续模的关键要点

冲孔模:单工序精准打击

采用上模座、上垫板、冲头、下模板和导柱系统作为核心结构,上模座借助模柄与冲床相连,上垫板选用CR12/45钢材,并经过三次回火处理(560℃×2小时×3次),以此确保其变形量控制在0.02mm以内。关键间隙的调节借助A/B/T/K型冲头完成,在某个汽车门板案例中,间隙成功从0.05毫米调整至0.03毫米,同时与导柱正装结构相结合,实现了单边0.005毫米的间隙设计,进而使得合模精度达到了0.003毫米的级别,从而有效提升了毛刺问题的解决效果。

连续模:自动化流水线

利用自动供料装置完成多道工序的连续操作,浮升导料销部件(包括导料销、弹簧和止付螺丝)与下模板线切割孔径的精度控制在±0.0015mm,同时使用SKD11材质的导料销(硬度为60-63HRC),从而保证了供料的稳定性。在某一家电模具的案例中,通过改进分层冷却水路,成功降低了70%的热变形,预留了0.08mm的热膨胀间隙,并采用了导柱的双重保险设计,使得供料的稳定性提升了95%。

复合模:一机多能王者

凸凹模结构可在一次行程中完成多个工序的加工,脱料系统则采用了双层至五层的板式设计。在0.3毫米的超薄不锈钢案例中,通过优化内脱板的行程,将厚度提升至0.7毫米,并增加了30度的逃料斜面,从而使得脱料阻力减少了40%。上打板使用了CR12材料,经过热处理达到HRC50-53的硬度,同时用细牙止付螺丝替换了粗牙规格,有效降低了模板错位的风险65%。

关键组件解析

脱料系统具备的高精度特点体现在塞打螺丝的精度控制上,误差范围仅为±0.05mm。同时,矩形弹簧的设计使其特别适用于承受高负荷的工作环境。

该装置的合模销采用了线割单边加工技术,精度控制在+0.005mm以内;同时,下模螺丝采用了反装设计,以此保障其锁固强度。

热处理工艺要求严格,下垫板需经过热处理以防止其下陷;同时,采用分级淬火和三次回火工艺,能够显著降低线割变形量,使其从0.15mm减少至0.03mm。

选购核心要点

独立导柱设计便于校调

浮升销孔优先采用线割工艺

重负荷工况必须使用矩形弹簧

铰孔工艺合模销更耐冲击

精通凸凹模具、导柱装置以及脱料部件这三大关键模块的解析方法,便能够迅速解开模具设计图纸的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