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该校专业获得多项荣誉,是国家重点学科,也是"1+X"证书试点学科,同时也是省级品牌学科,作为兴辽卓越专业群的核心学科,还是辽宁省创新型实训基地,担当省中高职模具专业师资培训基地的角色,拥有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并且是院级高水平特色学科。
一、培养目标
[id_207[id_16844[id_1184109448]183]83504]
二、专业荣誉
该专业创建于1988年,至今已培养人才三十载。它承担着国家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点建设任务,是兴辽卓越专业群的核心组成部分,位列辽宁省高职教育品牌专业,并作为辽宁省中高等职业院校模具制造技术骨干教师师资培训的基地,同时也是院级示范专业。该专业的教学团队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所获荣誉包括:
1.《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国赛三等奖,省赛一等奖;
2.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三维CAD设计大赛》一等奖;
曾荣获第二届全国三维数字建模大赛UGS SOLID EDGE 杯技能类比赛辽宁赛区一等奖
4. 辽宁省《产品造型与快速成型》技能大赛二等奖;
获得“海信杯”全国机械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技能大赛教学设计二等奖,该奖项是对相关教学成果的肯定。
6.沈阳市大学生模具设计师技能竞赛(学生组)一等奖。
三、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行业背景,加强大学与企业合作,一起规划人才培育计划与课程体系。着重提升学生操作技能和开拓思维,显著推进人才培养方式的革新,尝试学校与工作地点轮换的教学方法。重视实际工作场所的教学,用岗位要求带动学习,用实际项目推动学习,用竞赛活动促进学习。教学过程中以工作流程为指引,推行“项目示范、任务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此外依照学生各自的兴趣特长,同时实施“导师辅导”和“技师小组”的人才培养计划,促使每个人都能获得成长,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品德,为学生在工作单位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模具设计与制造学科联合沈阳锦达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苏州欧坤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麦格纳卡斯马(沈阳)等公司开展合作教育,推行“321订单式”育人方案,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对接成功比例超过九成八。
[id_1796342150]
核心学习内容涵盖,塑料模具数字技术,省级优质课程,冲压模具设计,制造工艺,工程图纸绘制,电脑绘图实践,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基础,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手工装配训练,机械加工实践,电火花成型训练,数控铣削操作,三维打印技术,注塑机操作练习等环节。
[id_1776598368]
这些即将完成学业的人,在模具制作与开发行业里,会参与物件造型构思、模具构造规划、模具加工生产、产品成型过程研究、产品品质检测、模具维护管理等多项任务。他们找到的工作地点散布在辽宁、吉林、河北、江苏、上海、天津、浙江、黑龙江等地的许多重要城市,重点就业区域超过三十处。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超过八成五。最近三年的工作机会达成率分别是98.5%,99.6%以及100%。具体的工作去向以及对应的收入水平,请参考下方的表格内容。
六、专业负责人
高老师 电话18241529026
2. 《智能焊接技术》专业
专业荣誉
国家“1+X”证书试点专业
兴辽卓越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
兴辽未来工匠培育基地
辽宁省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
辽宁省“订单、定制、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专业
辽宁省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服务于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相关企业,致力于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技术人才,能够胜任手工电弧焊设备的使用、自动化及智能焊接设备的操作、焊接工艺的制定与执行、焊接机器人的编程与操控、焊接生产的管理与品质控制等工作。毕业生在离开学校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可以胜任装备制造公司里焊接方面的技术操作工作,也能够负责焊接生产的管理任务,还可以从事焊接工艺的编辑工作,并且能够成为焊接质量检验方面的技术核心人员。
二、专业荣誉
[id_1025544224]
1.兴辽卓越专业群建设专业;
2.辽宁省“订单、定制、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专业;
3.辽宁省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
4.兴辽未来工匠培育基地;
5.辽宁省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
获得了IIW•CWS•Arc Cup 2017国际焊接大赛二等奖的荣誉;
7.丹东市装备制造业重点建设人才培养专业;
8.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
三、人才培养模式
立足行业背景,推动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联合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与教学大纲,先后与省内多家优秀企业协作,开办了“卡斯马订单班”、“中国一重订单班”以及“沈飞订单班”等人才培养项目。与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建立了紧密的校企伙伴关系,共同打造了“2+1”人才培养体系,并设立了“曙光奖学金”,以此奖励那些学习成绩和品德都十分突出的学生。联合多家合作单位,组建了“焊接技术应用研发中心”、“焊接技能培训中心”以及“客车焊装生产实践基地”,这些机构是学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核心载体,致力于焊接技术的实际应用、焊接工艺的探索创新以及焊接生产的管理优化,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主干课程
机械工程材料是一门省级精品课程,焊接方法与设备是核心内容,金属熔焊原理是基础理论,焊接结构生产是实践环节,焊接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是前沿方向,特种设备基础知识是安全规范,焊接自动化技术及应用是现代趋势,焊接CAD技术是设计工具,焊工识图与制图是技能要求,焊接生产管理是组织保障,表面检测技术是质量手段,超声波检测是常用方法,弧焊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是操作技能,金相检验与分析是材料分析,焊接操作实训是实践训练,焊接工艺规程设计是规划过程,焊接CAD实训是应用练习,焊工识图测绘实训是技能强化,表面检测技术是检测手段,跟岗实习是岗位体验,顶岗实习是就业准备。
五、主要就业单位
该领域职业发展方向广泛分布于沈阳、大连、鞍山、丹东、凌源、青岛、哈尔滨等国内多个重要城市,其中重点合作企业包括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一重(大连)、沈阳鼓风机集团、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大连船舶工业集团等二十余家享有盛誉的国内公司。
专业匹配的工作岗位选择成功比例高达95%,过去三年中,该比例分别是97.3%,100%以及98.4%。具体的工作去处以及对应的收入水平,请参见表格内容。
主要就业单位
近三年录取学生数
月薪资水平(元)
中国一重大连加氢反应器制造有限公司
39
(4000~8000)+五险一金+住宿
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36
(3500~8000)+五险一金+住宿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3
(4000~6000)+五险一金+住宿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000~6000)+五险一金+住宿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15
(6000~10000)+五险一金+住宿
麦格纳卡斯马(沈阳)
23
(4000~8000)+五险一金
大连船舶工业集团
17
(3500~8000)+五险一金+住宿
大连山崎马扎克有限公司
18
(3500~6000)+五险一金+住宿
沈阳普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22
(3500~6000)+五险一金
六、专业负责人
寇老师, 电话13464556416
3.《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专业
校企合作试点专业、院级骨干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塑造品德高尚、智力卓越、体魄强健、审美雅致、劳动积极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底蕴、职业操守和开拓精神,秉持追求卓越的匠人风范,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深入掌握飞行器数字化制造、飞机数字化工艺、飞机数字化检测等专业技能,能够胜任飞机结构件数字化制造、飞机结构件数字化工艺执行、飞机结构件数字化检测等任务,兼具匠人精神和信息处理能力,可以从事数控设备操控、飞机结构件加工、零部件加工、飞机结构件数字化工艺与编程、数字化检测、智能制造生产线配置等岗位的高水平技术专才。学生毕业3-5年,能成为所从事行业的技术新秀和技术能手。
二、专业荣誉
该学科领域肇始于2018年,其荣获的显著学术成就涵盖:
2018年,在辽宁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关于高职信息化课题的教学比赛部分,获得三等奖一次;
在2021年,获得一项“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最高荣誉;
在2021年,获得了第十六届全国高职院校“发明杯”专利创新大赛三等奖的荣誉,共计一项
2022年获得“挑战杯”中国大学创业计划竞赛三等奖一个,该奖项是对其创业方案的高度认可,展现了团队出色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为未来的商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2022年,获得了“建行杯”辽宁省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两项金奖奖励;
在2023年,获得了“建行杯”辽宁省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所设奖项中的金奖一个,银奖一个。
在2023年,获得了辽宁省第二十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无人机应用”赛项的二等奖。
三、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主动推进校企联合培养,近些年加入了辽宁机电-沈飞民机学院,与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企业、丹东东方测控技术公司组建了三方合作机制,还和辽宁航空协会达成了紧密的校企伙伴关系。借助众多企业合作平台,双方同步推进学科构建、教学方案设计、实践场所打造、公共服务供给等环节,落实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理论与实践轮换的人才培育机制;同沈飞民机公司、辽宁锐翔机构、沈阳西子航空产业有限公司以及辽宁航空运输协会等众多单位实施定向招生计划。专业运用技师班、导师班、技能竞赛、科研团队等多元培养路径,借助与企业合作的实践项目、各类技能竞技、技能专家工作室、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等平台,有效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满足行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致力于塑造具备优秀职业品德与精湛技术的人才。
四、主干课程
绘图方法、材料科学、立体设计入门、构造学原理、流体动力传输、零件手工成型与评估、装配操作训练、无人机组装技巧、机身组装工艺、金属板成型工艺、模具构造与加工、零件数控车制工艺、车削操作训练、零件数控铣制工艺、铣削操作训练、电气装配工艺、微控制器技术、智能设备研发实践、航空专业外语、机械加工实践、仿制飞行器研发实践、自动化设备编程应用等。
五、主要就业单位
六、专业负责人
张老师, 电话18840519126
4.《增材制造技术》专业
国家1+X证书试点专业、兴辽卓越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服务通用设备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领域,旨在培养具备相应能力的技术人才,能够胜任产品数字化设计、增材制造工艺制定、增材制造设备操作与维护、增材制造产品后续处理、增材制造服务与推广等任务。
二、专业荣誉
近年来增材制造技术专业获得专业荣誉如下:
1.兴辽卓越专业群建设专业;
获得了二零一八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项目的二等奖
3.2019年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三等奖;
4.2020年创想杯3D打印造型技术竞赛三等奖;
5.2021年全国数控大赛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项目二等奖;
2020年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项目获得一等奖,该奖项为第一名
2021年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设计技术》项目获得二等奖;
2022年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项目获得一等奖。
三、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岗位需求,围绕成果目标,首先配置好通识类及人文涵养类课程,然后着手设计培养增材制造领域专门人才的学科框架,要合理规划核心平台课、方向性课程以及职业延伸课,促使学到的理论能够转化为实际操作和创新创业本领,把理论认知、动手能力、创新开拓、职业品德这四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
四、主干课程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求,设计学科体系。核心科目涵盖机械图纸绘制、力学原理、材料科学、快速成型技术、制造装备、工艺方案制定与执行、计算机辅助造型、逆向工程、零件数控铣削等知识内容,以及机械设计课题、手工制作训练、设备操作训练、综合应用训练等操作环节。
五、主要就业面向
增材制造技术专业毕业生通常在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或者选择北京太尔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也有不少人在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任职,上海极臻三维设计有限公司也常有该专业人才加入,青岛三迪时空增材制造有限公司吸纳了这类专业背景的员工,天津清研智束科技有限公司也是该专业就业的重要选择,中航工业沈阳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欢迎此类人才,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招聘该专业的毕业生,沈阳维用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该专业就业的另一个方向,沈阳三迪度维科技有限公司也提供了就业机会,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同样对该专业人才有需求。
六、专业负责人
张老师, 电话13470026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