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专利聚焦于电极端子的制造过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端子生产的冲压模具以及配套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连接电极器件与电路板或其它装置的部分是端子,它常以插针、焊盘等形态存在,端子必须拥有优良的导电特性和稳固性,这样才能保障电极与其它电子元件顺利对接。
现在,端子的制造主要依靠数控机床完成,不过这种做法有不足之处,使得最终产品的合格率不高。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冲压技术具有运转快、能够反复操作、产品品质稳定且精确度高这些优点,大幅度提高了制造效能和产品合格率。但是,冲压时模具反复使用,可能会让孔的位置和形状因为受力不同而出现改变,甚至损坏孔的边缘部分,进而影响整体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冲压时孔位变形的端子生产模具和设备,同时端子生产设备包含该模具。
2、本公开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冲压成型电极端子的端子生产冲压模具由上模和下模组成,上模沿物料运送路线顺序设有多个冲头装置,下模设有多个冲压凹槽装置,这些冲压凹槽装置与这些冲头装置一一对应安排。
多个冲压单元包含按物料传送路线顺序排列的若干压紧装置、塑形模具及切割装置,多个冲压凹模单元由若干压紧凹模、塑形凹模及切割凹模组成,每个压紧凹模与对应的压紧装置的压紧头相吻合,塑形凹模与塑形模具的塑形头相吻合,切割装置的切割头与切割凹模相吻合,每个压紧头及相应的压紧凹模构成压紧轮廓,压紧轮廓形成压紧腔,让物料传送至塑形凹模与塑形头相吻合的位置时形成压紧部分,塑形头用于与塑形凹模配合对压紧部分进行塑形,切割头设有仿形刃。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仿形刀呈圆台状。
有一个实施方式里,预压冲头的构造是圆弧与矩形组合的形态,并且带有预留空位的凹槽设计。
有一种方案里,冲头组件的端面呈现圆弧矩形形态,冲压凹槽组件的端面也是圆弧矩形结构。
某个具体方案里,该端子制造冲压模具有一些预留空位。
有一个实施方式里,端子生产冲压模具包含引导板,该引导板位于物料进入端子生产冲压模具的入口处
某个具体方案里,端子制造用冲压模包含上盖板,该上盖板安放在上模的上方位置。
一种用于制造端子的装置,包含送料机构,以及前述任一方案中所述的端子制造冲压模。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新增预压成型环节,构成预压部件,此部件为后续成型提供加工空间,有助于降低受力不均现象,也能防止材料变形。另外,在成型模具上安装仿形刀具,将端面加工和端子制作两个流程合并,确保预压部件能为仿形刀具切削预留足够材料,避免加工时端部出现凹陷或结构破损。而且,实施连续式冲压技术,有效简化了生产流程,大幅压缩了制造时间。
技术特征:
一种用于制造电极端子的冲压模具有上模和下模组成,上模在物料传送路径上按顺序排列多个冲头单元,下模设有多个冲压凹模单元,这些凹模单元与冲头单元一一对应,这种模具的特殊之处在于,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生产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仿形刀的形状为圆台形。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生产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冲头的工作面为圆弧矩形构造。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生产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的冲头组件端面为圆弧矩形,该模具的冲压凹槽组件端面也为圆弧矩形。
该端子生产冲压模具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模具内部设有多个避让位置。
该端子生产冲压模具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具备导料板这一结构,该导料板位于物料进入模具的入口端部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生产冲压模具,具有上盖板这一结构,该上盖板安放在上模的上方位置。
一种用于制造端子的机器,具备以下构成:一个负责送料的部件,以及符合权利要求1到7中任意一项规定的端子制造冲压模组。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一种端子生产冲压模具及端子生产设备。冲压模具由上模和下模构成,上模沿物料传送路线依次配置多个冲头单元,下模设有多个冲压凹模单元,这些凹模单元与冲头单元一一对应,多个冲头单元包含沿物料传送路线依次排列的若干预压冲头单元、成型冲压单元及冲切单元,多个冲压凹模单元包含若干预压冲压凹模、成型冲压凹模及冲切凹模,每个预压冲头与对应的预压凹模构成预压型边,预压型边组合形成预压型腔,当物料传送至成型冲压凹模与成型冲压头对应位置时,会形成预压型部,成型冲压头用于与成型冲压凹模配合对预压型部实施冲压,冲压头配备仿形刀。端子生产生产设备包括送料装置及冲压模具。
技术研发人员:梁显盛,李品森,高敏,陆云志,周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鑫盛达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924
技术公布日:202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