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钢管外部的脚手架必须装置防雷设备,脚手架若靠近带电物体,务必做好避免触电的准备。
脚手架顶端同高压线之间的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务必遵循表格中的规定。
[id_[id_492062337]23668645]
电压kV
[id_1319859689]
1~10
35
[id_1[id_53500174]8559411]
220
安全
距离m
沿垂直方向
1.5
3.0
4.0
5.0
6.0
沿水平方向
1.0
1.5
2.0
4.0
6.0
对于准备投入运行或进行测试的变电站、主变压器、启动变压器等设备所在位置,搭建脚手架前需完成工作许可手续,包括获取工作票或填写工作联系单,运行人员必须落实安全措施,完成接地线挂接和安全警戒区域的设置,之后方可开展施工,施工期间须安排专人负责监督,钢制脚手架的水平横杆、斜向腹杆、垂直立柱、斜向支撑以及交叉斜撑的连接方式,对水平杆的搭接有明确规范
水平杆的延伸部分最好使用对接扣件来接合,或者也可以选择搭接的方式连接。这两种连接方法都必须遵循以下要求:
水平杆的连接件需要交替安排,相邻的两根纵向水平杆的连接点不应放在同一时间或同一跨距内,不同时间或不同跨距的两个相邻连接点在水平面上相互错开的距离要达到五百毫米以上,每个连接点的中心到最近的主节点的距离不宜超过纵距的三分之一,连接的长度不能少于一米,要用三个旋转的连接件均匀地固定,连接件盖板的边缘到连接的纵向水平杆的末端的距离要超过一百毫米。
斜腹杆
斜向的支撑杆件最好使用整根的构件,如果需要延长其长度,应该使用对接的连接件来拼接,或者也可以选择搭接的方式。
立杆
安装时连接杆件需交替安排,邻近的竖向构件的连接点不能位于同一水平层级,相隔一根竖向构件的两个连接点在垂直方向上的偏差不应低于五十厘米,各个连接点的中心位置到主要节点的距离不应超过层高的三分之一,连接的长度须达到一米以上,需使用至少两个旋转式配件和紧固件来固定。
斜撑、剪刀撑
斜撑和剪刀撑不能采用对接扣件进行连接,搭接的长度需要达到1米以上,并且要使用至少两个旋转扣件和普通扣件来固定。
木、竹结构连接处的铁丝短头要朝里收,避免碰伤人员;其伸出部分不能超过十五公分,竹材捆扎位置之外的铁丝余头不应超过三十公分。木制或竹制支撑架的捆扎,需要根据实际捆扎手法,比如缠绕、平直插入、斜向插入等,以及使用目的,来选择合适拉力的镀锌铁丝,通常使用八号到十二号的镀锌铁丝。脚手架安全防护栏的安装规范
脚手架的防护栏杆需要包含上横杆、中间横杆以及立柱,上横杆距离地面高度在1.0到1.2米之间,中间横杆距离地面高度在0.5到0.6米之间。如果需要,最好再增加一道同样材质的挡脚杆。
脚手架临边防护栏杆的搭设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毛竹搭设
毛竹横杆较小一端的有效直径须达到70毫米,栏杆柱较小一端的直径应不小于80毫米,必须采用不小于12号的镀锌铁丝进行捆扎,同时要确保稳固不会松脱。
木杆搭设
横杆顶端直径须达到70毫米,底部直径应不低于60毫米,柱子顶端直径不应少于75毫米。务必采用相配长度的圆钉牢固固定,或者使用不小于12号的镀锌铁丝捆扎结实,确保表面光滑、稳固且无晃动。
钢管搭设
钢管栏杆均采用φ48×3.5mm的管材,以扣件固定。
脚手架外部必须装置高度至少为180毫米的护板,该护板需安装在立柱内侧,且与作业平台同步安装。整个防护结构须能承受来自任何方位的1000牛顿外力。可移动脚手架仅能在平稳且坚实的地面上应用。可移动脚手架的立柱须保持直立,顶部应适当向内收拢,作业平台不得超出底部支撑范围。可移动脚手架的架体高度需适宜。立杆的底部和作业层的正面,需要分别装置扫地杆、剪刀撑或者斜撑,作业平台要依照规范完全铺设脚手板。移动式脚手架作业区的四周,必须按照边缘作业的规范设置防护栏杆,并且要安装登高扶梯。移动式脚手架最好选用带有制动功能的轮子,轮子与架体之间的连接必须结实稳妥。移动式作业台,涵盖物料台和作业台,需依据实际施工重量进行设计,同时务必遵循《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1991)第5.1.1条款的要求。使用移动式脚手架时,必须将其与建筑结构紧密连接,并将可移动部件加以锁定。移动前,务必将脚手架上的物料、工具以及施工废弃物等彻底清理。搬运过程中需设置防倾倒装置。脚手板铺设时,作业层必须完全覆盖且安装牢固,与墙面建筑保持120至150毫米的间隙。冲压钢制、木质、竹串片式脚手板,须安放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若脚手板长度不足两米,可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承托,但必须将两端与支撑物紧密固定,杜绝倾覆风险。这三种脚手板的铺设方式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拼接平放,另一种是叠压铺设。采用拼接平放时,接缝位置需要安装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悬挑的部分长度应在130到150毫米之间,两块脚手板悬挑长度的总和不能超过300毫米。采用叠压铺设时,接缝必须搭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的宽度要超过200毫米,悬挑在横向水平杆外的部分长度不能少于100毫米。脚手板不能在跨度过的地方连接。在架子转角的地方,脚手板要相互错开拼接。脚手板要铺得平稳,两头都用镀锌铁丝捆紧,地面不平的地方用木板垫好并钉稳,但是不能用砖头或石头这类不稳固的东西垫。在架子上更换脚手板的时候,要两个人从里面开始按顺序往外操作。干活的时候一定要系好安全绳,下面要安排人看管或者安上安全网。竹笆脚手板要保证主竹筋与纵向水平杆保持垂直,铺设时需采用对接平铺的方式,四个角必须使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作业层端部的脚手板伸出长度应为150mm,板长两端都要与支撑杆牢固固定。外脚手架斜道的搭建规范
斜道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斜道应该紧贴外脚手架或建筑设置,运料斜道宽度不应低于1.5米,坡度建议采用六比一,人行斜道宽度不应低于1米,坡度建议采用三比一,拐弯位置需要设置平台,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斜道两侧和平台周边都要安装栏杆和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米,挡脚板高度不能低于180毫米。斜道的两边,平台的周围以及顶端都要依照标准装置连接部件;每隔两层要增设横向的斜向支撑;剪刀撑和横向斜杆的设置也要遵循规范。斜道脚手板的构造需要满足以下要求:当脚手板横向铺设时,横向水平杆下方要加设纵向的支撑杆,这些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五百毫米。铺设脚手板时,接头最好用搭接方式连接;下面的板头要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起部位宜用三角木垫平。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之间,应每隔250到300毫米安放一根防滑木条,木条的厚度最好在20到30毫米之间。需要检查并验收
施工方务必建立脚手架的检测和确认流程,架设脚手架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资质,脚手架需经检测确认达标并挂上合格标识方可应用,《脚手架确认达标标识》(见附录C);监理方负责审核施工方(含协作单位)所搭设的脚手架,执行确认签字记录及抽样核查,《华能长兴电厂标段协作商脚手架确认签字专项记录表》(见附录B)。脚手架的查验与确认,还须依照本规范第六部分的相关规定,以及5.4和7.1.4条款,验收落地式脚手架时需填写的记录表格,参见附录D。
钢脚手架组件的查验与确认新钢管的查验需遵循这些要求:必须带有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同时要有质量检测记录,钢管材质的检测手段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中的相关条款,其品质需满足本规范第5.1.1条的标准。钢管的外表应当平整且光滑,不允许存在裂纹、疙瘩、分层、错落、硬折、毛边、压痕以及深度的刻痕。钢管的外部尺寸、厚度以及端部的误差,需逐一满足JGJ 130-2001的要求。钢管必须涂上防锈涂料。对于旧钢管的检测,应遵循以下准则:其表面的锈蚀程度须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的条款,若锈蚀程度超出标准限值,则禁止继续使用。钢管弯曲变形需遵循《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中表8.1.5第4条的要求。扣件验收需满足这些条件:新扣件必须具备生产许可证,要有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同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若对扣件质量存有疑虑,则须依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执行抽样检测。新扣件的配件,包括T形螺栓、螺母和垫圈,其材质需满足《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700)中A3标准的要求;螺栓的螺纹规格应遵循《普通螺纹》(GB196)的规范;垫圈的设计需依照《垫圈》(GB96)的准则。新扣件不能有裂纹和气孔,也不适合有砂眼,或者会降低使用效果的铸造瑕疵,并且要把粘砂、浇冒口残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影响美观的部分清理干净。扣件和钢管的接触面必须紧密贴合,确保扣紧钢管时能充分接触,扣件夹住钢管时,开口处最小的间隔要达到5毫米以上。扣件的活动部分要转动自如,两个旋转面之间的缝隙需要小于1毫米。使用前需对旧扣件实施质量检验,若存在裂纹或变形情况,则绝对禁止应用,T形螺栓一旦发生丝扣损伤,就必须立即调换。无论是新扣件还是旧扣件,都必须完成防锈加工。对于大型或特殊类型的扣件式脚手架,其验收工作还需遵循特定的抽样数量及质量评定标准。
钢管脚手架扣件抽样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
项次
检 查 项 目
安装扣件数(个)
抽检数量(个)
允许不合格数(个)
用于连接立柱与横向水平杆或之字形支撑的连接件;用于接长立柱、横向水平杆或之字形支撑的连接件。
51~90
91~150
151~280
10
281~500
20
501~1200
32
1201~3200
50
连接横向水平杆与纵向水平杆的扣件(非主接点处)。
51~90
91~150
151~280
13
281~500
20
501~1200
32
1201~3200
50
10
脚手板的检测需遵循相关要求,冲压钢脚手板的检测需遵循相关要求,崭新的脚手板必须配备产品合格证明或质量评估文件,其尺寸误差应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中的标准,而且不能存在裂纹、脱焊以及硬折现象。钢板的厚度须在2毫米以上,其表面锈蚀的斑点直径不能超过5毫米,并且横向截面上的锈蚀斑点数量不应超过三个,如果钢板出现锈蚀导致分层现象,通常无法使用,同时,如果钢板有裂纹或凹陷程度严重,也属于不合格品。在采用型钢和钢筋组合焊接脚手板时,焊条必须符合国家现行《低碳钢及低合金高强度焊条》的标准,并且焊条的型号必须与主体金属的强度相匹配。新、旧钢脚手板的弯曲程度要加以限制,长度不超过四米的板,其弯曲值不能超过十二毫米,长度超过四米的板,其弯曲值不能超过十六毫米。新、旧钢脚手板都必须涂上防锈涂料。木脚手板的检验需遵循以下要求:
木制平台板的横向尺寸须达到200毫米以上,其竖向厚度也要在50毫米以上;此类平台的质量必须遵循《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中的各项标准;已经出现朽烂现象的平台严禁继续使用。
竹笆搭架板、竹片搭架板的用料须遵循本标准第5.4.2条要求。毛竹材质的检验、接收应依照本标准第5.2项。竹材最好选用白露节令后砍伐的毛竹(或楠竹)。
检验方法如下,首先在竹子距离根部大约三四节的位置锯断或者砍断,然后查看断面,如果上面有明显的斑点,就表明这是在白露之前采伐的,另外一种方法是,将竹子放入水中,如果竹子内部有液体流出,并且水中产生大量泡沫,也可以判断为白露前采伐,相反,如果竹子的杆壁断面没有斑点,或者放入水中后既没有液体流出也没有泡沫产生,那么就可以推断这是白露之后采伐的,需要注意的是,四川、湖南、湖北地区出产的毛竹叫做楠竹。
原木的检验与接收需遵循本标准第5.3项规定,木脚手架的建造高度须满足下列条件:
当选用材料、规格与搭建方式满足本规范要求时,单排式脚手架的高度上限为二十米,双排式脚手架的高度上限为二十五米。若实际需求超过二十五米,则必须依据《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第五章的内容开展设计运算,明确具体数值,不过整体增高后的最终高度不能超过三十米。
电厂安质部承担监督本标准落实情况的任务。依据《华能长兴电厂基建工程违章考核细则》和《华能长兴电厂基建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考核细则》开展评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