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迈腾与八代凯美瑞:前后副车架及悬挂的结构用料差异对比?

频道:‌冲压模具 日期: 浏览:2

接下来,针对B8迈腾和八代凯美瑞,分别阐述其前后副车架,以及前后悬挂,在构造和材质方面的不同之处,并进行比较研究

1.前副车架:凯美瑞>>迈腾

迈腾的元宝梁是铁质非全框式副车架,属于一体式副车架,这种副车架形式最早出现,结构紧凑,分量不大,造价不高,常被成本敏感的A级车型采用。

中档车型里,非大众品牌大多配备全框式底盘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前代大众以及现行欧洲版帕萨特,其前部底盘部件采用的是铝合金材质。

凯美瑞:采用整体式金属板材构成的前部辅助车架,与亚洲龙es的设计相同,有助于提升车头部分的稳固性。

这一代宝马3系配置明显缩水,特别是副车架,由原先的铝合金整体式结构换成普通钢板打造的整体式结构,这是最明显的配置降低,使得悬挂部分的重量变大,驾驶感受变差。

现在,高端品牌的车型,车架结构,已经慢慢不再使用铝合金,而是改用和凯美瑞、雅阁一样的,全钢制的框架式副车架了。

2.前悬:凯美瑞>=迈腾

迈腾和凯美瑞都装备了麦弗逊式前悬挂,这属于常见品牌前悬挂的标配设计,是常规配置。虽然两者结构相同,但在用料上迈腾略显不足,具体到摆臂材质,迈腾采用的是单层设计,而凯美瑞则使用双层冲压的摆臂。

高端车型车头部分多采用麦弗逊的改进型设计,例如宝马3系和CT5,它们使用的是双球头构造,材质以铝合金为主,驾驶感受更为出色。

3.缓冲衬套:凯美瑞>迈腾。

迈腾,副车架和车身直接固定,没有缓冲装置,行驶时路面状况能明显感知,这种方式有助于降低费用,通常在追求驾驶乐趣的设定中会采用

凯美瑞,液压衬套,价格比橡胶衬套贵,能够增强减震的档次,通常被那些追求舒适感的豪华品牌所采用

4.后悬挂。凯美瑞>=迈腾

后悬挂也是二者成本用料比较接近的部分。

B8迈腾前后副车架悬挂结构用料对比_迈腾 冲压悬挂_八代凯美瑞前后副车架悬挂结构用料对比

迈腾使用MQB平台常见的四连杆结构。

凯美瑞标榜E型多连杆,其实际构造是四连杆,与大众车型并无根本性不同。不过,在后备悬挂连杆材质方面,迈腾采用了节省成本的单层冲压方案,因此稍逊于凯美瑞。

迈腾后悬:

凯美瑞后悬:

顶级品牌通常配备五连杆式后桥系统,34C全部采用五连杆后悬挂结构。

5.后副车架:凯美瑞>>迈腾

迈腾的集成式后副车架,占用地方不大,构造十分精简,如同单根钢材,有助于节省空间和材料。即便是这一代A级车的新卡罗拉后副车架,也是采用全框结构。

凯美瑞:采用框架式构造,其形态处于全框架式副车架与H型后副车架的中间位置。与单一的整体式副车架相比,框架式构造能够扩大连接车身的区域,有助于提升车身强度和底盘的整体协调性。

底盘总结:

迈腾与凯美瑞在悬挂布局上如出一辙,但在悬挂用料方面,迈腾B8明显逊色,尤其是前后副车架的设计,以及前后悬挂的材质,已经降至普通A级车的标准,衬套的应用也显得粗糙,参考本田思域前后副车架和前后悬挂连杆的情况,这种差距更加明显。

迈腾的底盘结构,用料的设计取向,是节省成本,减重。

凯美瑞的底盘构造,材料选用,除去液压衬套之外,并无什么突出之处,也看不到高端品牌惯用的铝合金部件,不过达到了同级别车型的标准水准。

体现在价格方面,这款凯美瑞2.0自然吸气车型入门级,同级别对比迈腾1.4T,即便动力稍逊,售价却整整超出3-4万元,配置相同情况下凯美瑞混合动力版也比迈腾2.0T贵2-4万元,这与底盘部分的成本差异关联密切。

凯美瑞的最低版本重量为1530千克,迈腾的最低版本重量为1440千克,尽管这两种车型都没有使用主要的轻量化铝制部件,但它们的重量差异高达90千克,这主要是因为底盘构造的不同。

体现在底盘性能上,八代TNGA凯美瑞的前后框架式副车架,使底盘更加坚固和安全,同时让驾驶者感受到更统一的底盘质感,采用液压减震器,实现了更为平稳且富有弹性的震动过滤效果。迈腾因为减去配置,换成了前后连成一片的副车架,悬挂部件连接底盘和节点,覆盖区域缩小,驾驶时感觉底盘更松散,不够连贯,没有衬套的刚性固定,不过操控能力得到提升,侧倾变小,对高速行驶的稳定性有帮助,可惜过滤震动的效果变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