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李莎,从北京发来报道。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新型工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目前,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超过14万家,而其中的“小巨人”企业更是达到了1.46万家。
5月13日午后,国家新闻办公室举办了名为“新征程上的奋斗者”的记者见面会,邀请了五位专注于细分领域、技术独特、创新突出的“小巨人”企业代表,他们与中外媒体人士就“如何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以实现先进制造业的壮大与提升”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对话。
中外记者见面会现场 图片来源:国新办网站
江苏冈田智能(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亮,正是此次代表团的成员之一。2013年,他选择回到故乡丹阳珥陵镇,投身创业之路。在那里,他致力于数控机床以及核心部件如刀库、主轴、转台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刀库,顾其名,乃工业刀具的储存枢纽。数控机床在遭遇繁复加工任务时,刀库可将人工换刀过程转变为迅速且精确的自动换刀,堪称机床的“弹药库”。陈亮如是解释。
在此次见面会上,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向陈亮提出了问题:究竟是什么促使你作出归乡创业的决定,并选择了数控机床制造这一行业?在奋斗的历程中,有没有哪些特别值得铭记的故事?
陈亮在回答中表示,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其动机有两个层面,首先是因为对所从事行业的深厚情感,其次则是因为他怀揣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陈亮强调,工业母机构成了工业生产的关键设施,被誉为“现代工业的命脉”。刀库的定价依据是换刀所需的时间和数量,因此需要通过创新手段,努力降低刀库的成本。2018年,陈亮率领团队攻克链式刀库技术难关,他们在实验室搭建了临时床铺,并在车间连续居住了三个月。经过183次连续试验,他们逐步解决了核心技术难题,使得链式刀库的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成本也大幅降低。到了2020年,陈亮主持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重大专项研发的链式刀库,因其卓越性能,被誉为“将我国刀库精度提升了十年”。